资源描述:
《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特点和结构限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摘要:通过分析实际语料验证波普拉克的“自由语素限制和对等限制”以及斯科顿的“主体语言构造模式”理论,可探讨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特点和结构限制。研究得出“,主体语言构造模式”理论提出了更为合适的分析框架,更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关键词:汉英语码转换;句法特点;结构限制;自由语素限制和对等限制;主体语言构造模式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andConstraints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Abstract:ThispapertestsPoplack’sFreeMorphemeConstrai
2、ntandEquivalenceConstraintandMyers-Scotton’sMatrixLanguageFrameModel.ItaimstoinvestigatethesyntacticcategoriesandstructuralconstraintsofChinese/Englishcodeswitching.Theresultisthatthelatterprovidesamoreadequateanalyticstructure,andismoreuniversalandpersuasive.Keywords:Chinese
3、/Englishcodeswitching;syntacticcategories;structuralconstraints;FreeMorphemeConstraint;EquivalenceConstraint;MatrixLanguageFrameModel语码转换是指一次对话或书面文本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交替使用,它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现象。著名的语码学家迈尔斯·斯科顿把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会话中,双语者或多语者在主体语言变体中嵌入另一种(或几种)语言变体;转换不拘规模,不仅词组、从句或句子可以组成语码转换,单个
4、的词也可以形成语码转换[1][2]。本文的“汉英语码转换”就是指在汉语中嵌入英语单个的词或词组的句内转换。有的研究人员把这种嵌入现象称为“语码混合”[3][4],更多学者则趋向于用“语码转换”来涵盖句际转换和句内转换[5]。在我国,术语“语码转换”使用频率较高[6],而且“语码混合”带有贬意[7],故本文也采用“语码转换”这种用法。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们把研究视角转到句内语码转换的结构分析上来,试图找出具有普遍性的、能够适用于所有语言句内语码转换的限制规则。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有波普拉克的“自由语素限制和对等限制”[8][9]和迈尔斯·斯科顿
5、的“主体语言构造模式”理论[10]。后来许多研究人员沿用她们的理论对自己所搜集到的语料进行解释。但几乎所有的这些研究都集中在印欧语系语言的语码转换,如:英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的语码转换等等,对属于不同语系的汉英语码转换则很少有涉猎。本文试图作一尝试,过验证波普拉克和斯科顿的理论,从而对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特点和结构限制作一分析和描述。本文的语料主要是书面语料。笔者通过摘录和录音等方式从报刊、杂志、网络中搜集了大量的书面语料和部分来自大学校园和电视的口语语料。作者以国内最有影响的两份官方报纸《新华日报》《人民日报》,两份娱乐报纸:《上海壹周》《上
6、海申报》,时尚杂志:《健康与美容》《How好》等,国内最有影响的三大网络:搜弧、新浪与网易为语料源,尽量覆盖全面以求有说服力。目前,汉语中夹着英语的这种现象不仅是在娱乐性报刊、杂志上有,就是在官方的报刊中也频繁出现。口语语料是作者读研期间从校园搜集到的。目前在中国,汉英双语者相对于整个人口来说为数甚少。在校园里,主要是英语老师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喜欢在他们话语中夹着英语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语料主要来自于作者和同学、学生之间的对话。一 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特点经过观察,作者发现媒体中汉英语码转换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主题:计算机、商业、时尚、生活方式和娱乐。
7、从2004年3月到6月,作者从上面四份报纸搜集这五个话题的语料。来自三大网络的语料集中在以下网页新闻(不包括链接的文章):搜弧网的“IT”“汽车”“娱乐”,新浪网的“娱乐”“科技”“生活”和网易的“科技”“娱乐”“商业”。通过对搜集到的语料进行统计和整理,作者发现汉英语码转换中既有句间转换也有句内转换,但句间转换只占2.1%,句内转换占97.7%,和黄国文[11]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汉英语码转换以句内转换为主,其中以名词(词组)转换频率最高。英语形容词和动词主要以单个的词嵌入为主,词组很少。英语介词主要是“vs”的广泛使用。下表中列出了不同词类
8、转换频率的比例,总共有2605句句内转换,由于参与转换的名词词组比例较大,而形容词组和动词词组较少,故未单独列出。词类名词名词词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