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ID:37770549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0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_第1页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_第2页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_第3页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_第4页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一直以来,这是为数不少的师生心中难以解开的一个死结,也似乎是语文教学很难突破的一个瓶颈。而在现今的作文教学中,又确确实实存在着“两怕”现象――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究其原因:一、学生对作文的“怕”,更多的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怕。其实,对于如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学生们的认识并不肤浅。他们也知道,想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积淀,即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因为在我们农村“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强盛的今天,绝大

2、多数的学生依旧被繁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即便是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写作,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而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只有望而生畏的份了。二、教师对作文的“怕”,最主要的则是工作任务太繁重的缘故。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进行阅读教学,这是一个“硬任务”,是必须要认真教完教好的。另一方面还得设计作文教学。从作文的审题、立意到构思、选材再到修改、润色等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指导,这等于是又一个阅读教学的工作量。再加上若是一路拼杀过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无明显提高,教师自然也就会“心有余悸”了。        《新课标解读(二)》中强调:初中阶段的写作指导还应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沟

3、通,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大量的实践证明,这样不但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其实,我认为,如果能用科学而且合理的方法打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通道,完全可能开辟出一条既正确又易于操作的作文教学之路,也非常有希望解除学生和教师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在近两年的课改中,我正研究着一个课题――“读、析、悟、写”阅读教学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读”与“写”联通起来,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创新之路,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面,我将分四个步骤来具体阐述。       一、读――把语文课本这

4、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当前,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十分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我们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再则,语文课本中所选范文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到“词语库”中,可以把近10

5、0首优秀古诗文积累到“名篇佳作集”中;学习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后,我们就可以了解记叙的“六要素”,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特点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的顺序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一篇议论文都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等文学和文体方面的常识;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学会了如何描写景物,同时,我们的身心都仿佛受到了美的熏陶与感染,更加激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读了冰心的《纸船》后,我们学会了如何借助特定的“意象”来抒发情感,当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力量。学习了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我们又大致掌握了说明小品文的写作

6、方法。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作用重大。当然,在“读”字上,我们还可以作更多的文章,比如,可以通过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小组竞赛朗读、表情朗读等朗读形式指导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这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也是相当有益的。        二、析――把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科学的理论认为,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创造都始于模仿,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是“始于学步,终于创新”。

7、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在我的“读、析、悟、写”阅读教学中,在教学流程上有这样几个基本稳定的步骤:1、初读课文,说“理解”的话;2、重读课文,说“发现”的话;3、再读课文,说“创造”的话。这三个步骤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与理解。      举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第一个步骤中,可以引导学生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也可以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了解本文大体上可分为“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