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

ID:3144681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_第1页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_第2页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_第3页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_第4页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随文练笔,搭建阅读力与习作力共振“桥梁”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与习作犹如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阅读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大量阅读、重复阅读来完成;而习作力的提升却是一个水磨的功夫、漫长的过程。但两者兼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特点。因此,我们必须从教材出发,实行阅读与习作并举的措施。  一、在情感最深处探寻,推促阅读与习作共振,实现二合力的提升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无论是阅读文本还是学生习作,在强调其技巧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其情感,强化其熏陶,要在文本情感最深处触摸、探寻。要知道,毕竟一旦脱离了情感,无论文字多么优美,也只不过是无病呻吟。因此教师要

2、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强调“以情动人”。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随文练笔,在读写结合中推促二者的同步并举。  比如针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笔者就曾尝试在两个班里采用两种不同的随文练笔内容进行教学:一个是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尝试做导游,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樟树;还有一个则以宋庆龄为重点,假如学生此时来到两棵樟树前,站在宋庆龄塑像前,心中会想些什么?两种方式侧重点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第一种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比较理性的随文练笔。很多学生在练笔中也能把握住樟树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甚至在描写外在美时还能运用一些文本词语,比如“稠密”“粗壮”

3、“蓬蓬勃勃”等等,而在描写内在美时能扣住“不招虫”5的特点。遗憾的是语言有点平淡,而且仅仅是为了介绍树而介绍树,没有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即通过写树来写人。而这样的练笔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力,但是在阅读力上,学生还处于低层次的水平。  第二种随文练笔,如果单纯让学生说说,那也只是无病呻吟,很多学生缺乏对宋庆龄实质性的理解。对此笔者曾通过多媒体对宋庆龄的生平、故事乃至周恩来等人对她的态度及评价等进行补充介绍,这样学生对宋庆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文本中通过“借树喻人”的写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自然感悟得更深刻,在表达中着重对宋庆龄

4、发表了感悟以及自己的想法,语言真诚,情感真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而,在阅读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时空跨越,与文中人物、作者乃至编者进行深度对话,与他们同悲同喜,在情感中融入,在动情处宣泄,这样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才会有更深的体验,练笔才会更值得倾诉。而通过这种方式,也有效实现了学生阅读力与习作力的提升,从而成就了二者的合力共振,更重要的是真正成就了学生。  二、在文本留白处填充,推促阅读与习作共振,实现二合力的丰富  教材寸字寸金,一般大多篇幅较短,自然在内容上大量采用了留白写法,这给学生搭建起了想象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无限想象,也给

5、随文练笔创造了条件。自然哲理的空白,不真正是文字上的空白,而是作者对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或者进行省略。对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留白,引导学生对留白处进行填充,丰富其想象力,提升其习作力。  1.扣住重点语句进行“填充”。对于小学课文来说,有很多重点语句,或是概括内容,或是点明主旨,或是提纲挈领……5教学时可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填充”。比如针对《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笔者没有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结合文本插图,以及文本内容,想一想徐悲鸿具体是怎么做的,可以跳出文本中提到的到展馆学画以及生

6、活清贫这两个方面去想象。教师边讲解边结合随文练笔让学生进行想象去丰富文本内容,这样其阅读力与习作力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2.扣住省略号进行“填充”。相对而言,有些文本中有很多省略号,而这些省略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空白,教师要重视省略号,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不仅可以对内容进行“填充”,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语言技巧上得到借鉴,在理解上得到强化。比如《人类的“老师”》这一课中有这样一句:“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这里省略号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对此笔者直接采用仿写句式的方法来开启学生思

7、维,即“模仿发明了”。有学生写“模仿蝙蝠音波发明了雷达”,也有学生写“模仿苍蝇发明了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通过此练笔,不仅帮助学生拓展了文本内容,还在帮助学生丰富主题认识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力、习作力。  3.扣住插图进行“填充”。小学语文教材,讲究图文并茂,因此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有一幅或者几幅插图。这里教师需要与编者进行深度对话,尽可能在教学中扣住插图进行有效“填充”5,这样必然会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如《古诗两首》中的《峨眉山月歌》这一首诗,其插图描绘的是峨眉山的景色,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江上只有几叶扁舟,但是对于诗人李白在船上是怎样

8、的,则没有具体描绘。这从诗歌内容来看,也属于一个“空白”,教师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填充”,想象诗人在船上的样子,想象诗人那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