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

ID:37740880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 估算意识与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自我诊断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近30年,长期承担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擅长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自认为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会灵活处理课堂中及时生成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存在的问题:1、对低段学生来说,我说话的语速显得过快,缺乏趣味性。2、课堂中随意性强,有时时间把握不准。3、板书不够工整。4、计算机技术有待提高。研修主题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来确定本次的研修主题。我认为例4的情景创设不错,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注意结合

2、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通过例4及下面的问题,给出了两种估计的策略:往大估或往小估,通过得出的中间数与准确数和座位数之间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例4通过往小估,得出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出总人数大于座位数,坐不下,解决了问题。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例4,通过先选择的估算单位(接近的整百数)不合适,不能判断;再进行调整,选择了合适的单位(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后,通过中间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解决了问题的编排,让学生经历选择单位的

3、过程,体会要根据数据的情况,不断调整估算方法,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借助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发的想到用估算来解决问题,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依然习惯用精算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缺乏逻辑推理能力,是选择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选择估算策略上,作为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一节课下来没几个人掌个人研修安排个人研修安排一、查阅资料,提供理论支持。借助计算机,在网上查阅有关估算方面资料,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为解决有关估算方面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二、学习课标,明确目标。认真学习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关于估算要达成的目标做到深入理解。三、估算意识、

4、常抓不懈。1.在教学中,要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估算,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一个人在一天中估算的次数比精确计算结果的次数要多得多,最终从精确计算“走”出来,做估算的有心人。2.挖掘教材中的估算题材,养成估算习惯。做计算题之前先估算,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先采用估算,解决问题还是量的计量,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细节,随时、随“材”都可以进行估算训练。、采取合理的估算评价,增强估算意识3.合理有效的评价,将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1)正确评价估算结果。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比一比谁估得最准”“××同学最能干,

5、估得结果最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这样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笔者认为估算结果是多样的,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2)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价。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如估计到饭店吃饭或购物需要多少钱。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如判断437+328的和是否大于700,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为400+300即可判断。四、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取长补短。有时间多听同组老师的课、教学视频上的课,利用业余

6、、集体研讨和学习的时间多与同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本次网络研修这个平台,提出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各位同仁和专家展开讨论。握。所需要的支持1.专家对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2.对于一教些师普遍反映不好上的课,最好提供一些课例,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