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34053
大小:145.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26
《舟山市“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舟山市“十二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舟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0年十月31目录编制说明3一、发展回顾5(一)人才发展取得的成效5(二)人才发展存在的差距7二、机遇与挑战8(一)人才发展的机遇8(二)人才发展的挑战9三、总体要求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1四、发展目标12五、主要任务14(一)引进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4(二)造就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14(三)开发引育重点产业急缺人才14(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15六、人才开发重点17(一)重点领域人才17(二)重点区域人才19七、主要对策21(一)打造“海洋人才特区”
2、2131(二)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22(三)完善优化人才政策23(四)创新人才发展机制25(五)提升人才服务水平26(六)建立人才优先发展工作体系27八、重点推进28九、组织实施3031编制说明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十二五”期间,是舟山加快海洋海岛开发开放、建设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重要时期。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最紧缺的是人才,人才决
3、定着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成效,决定着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人才发展是舟山抓住前所未有机遇、应对前所未有挑战的重大战略选择。为应对激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适应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在回顾“十一五”人才发展的基础上,客观的分析了“十二五”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和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实际,以及《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4、(2010-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限至2016年。31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省、市也先后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并制定出台了“1+5”“1+5”政策文件,包括《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构筑海洋经济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舟山市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舟山市海洋经济创新团队培育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渔农村实用
5、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人才政策文件,对更好地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海洋海岛开发开放、建设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奋进时期,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稳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纲要和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发展目标,特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回顾(一)人才发展取得的成效 1、人才理念不断深化。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共识,党管人才、人才优先、海洋经
6、济人才高地建设等思想深入人心。全市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2、人才实力稳步提升。全市人才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16.7万人。31人才的素质结构日益优化,学历层次稳步提高,职称结构不断改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45%,拥有学位的人才比例达到10‰,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6.7万人,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6.8万人,人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3、高层次人才迅速壮大。“十一五”期间,累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其中引进博士67人。“十一五”期末,全市有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其中
7、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分别是148人和12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4346人。有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83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有226人入选市“11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有117人先后被列入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15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30人被评为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7800人。4、人才载体更加完善。“十一五”期间,建立了国家级引智园区1个,科创园区1个。“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高新技术园区2个、省级研究院所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
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7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市属研究所5家,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315、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大胆突破,锐意改革,建立了统一高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