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

ID:37585211

大小:2.4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25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_第1页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_第2页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_第3页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_第4页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有企业中的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姓名:黄文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罗宏20081201中文摘要1.主要内容及观点代理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是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和公司治理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代理理论为指导,运用2003年一2006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与高管人员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内部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相对非国有最终控制的公司,国有最终控制公司高管人员的在职消

2、费程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并且支付现金股利可以显著降低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程度,减少代理成本,提升国有企业的公司业绩。我们认为,与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相比,非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的代理成本在在职消费问题上的表现可能更弱。因为,非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股东对经理在职消费方面的监督较强。因此,采取降低代理成本的手段(发放现金股利),可能造成其他形式的代理成本降低,而非在职消费降低。这为我们从优化公司治理、约束管理层代理动机角度思考国有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了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问题,探讨如何通

3、过收益分配降低国家与管理层代理冲突,约束管理层代理动机,提升公司业绩,本文将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现金股利是否能有效抑制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减少代理成本;第二部分探讨在职消费作为代理成本的一部分,是否会给公司业绩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逻辑上的证明,并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提供一个基于代理理论的视角。本文共分为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2005年10月,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题为《国有企业分红:分多少?分给谁?》

4、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对国有国有企业中的在职消费L_j现金股利政策研究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广泛讨论。2007年底,财政部、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有企业不向国家分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我们在肯定国家作为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回收资本收益的同时,应该看到收益分配政策作为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应当遵循公司财务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本文认为,从代理理论视角,即基于约束管理层代理动机的立场来研究国有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阐述了

5、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在职消费与国有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结合起来,探讨如何通过收益分配来抑制管理层的代理动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公司业绩,并为国有企业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提供参考。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研究结构与流程也做了简要阐述。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这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股利代理理论以及在职消费相关的文献做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国有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抑制了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水平,即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在职消费水平负相关。其次,为了

6、使本文的逻辑性更强,本文提出了一个递进的假设:国有企业在职消费会给公司业绩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即在职消费水平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这一假设将在第五章中加以证明。第三章研究设计本章是进行实证研究的前提部分,是对下面一章的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两个小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3m2006年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除了在职消费数据为手工收集外,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证券市场会计研究数据库(CS嫩R),并按以下标

7、准对初始样本做了剔除:(1)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与一般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和会计制度存在差异,剔除了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2)剔除了同时发行有B股或H股的样本;(3)剔除了所有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我们得到2008个观测值,用以研究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在职消费和公司2中文摘要业绩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在职消费与现金股利政策实证研究本章是本研究的主要部分,也是全文的创新之处,重点是对前面提出的假设1进行证明。第一部分为变量描述性统计及主要变量差异性检验。该部分比较了国有最终控制与非国有最终控制的样本各

8、主要变量之间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要显著高于非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然而,其业绩却与非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国有企业代理问题较严重,在职消费绝对数额显著高于非国有最终控制的企业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第二部分为相关性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对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做出统计,也为后面的回归分析做铺垫,防止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统计发现企业在职消费程度(NPC)与公司业绩(EPS和ROA)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