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

ID:37573334

大小:445.6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5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_第1页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_第2页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_第3页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_第4页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_省估_吴丽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试析唐后期物价中的/省估0吴丽娱内容提要:唐元和史料中出现的/省估0一词,以往论者一般视同虚估(大历物价)。作者经过分析后认为,元和省估是唐政府规定一半纳实钱(现钱和实估物)、一半纳虚钱(虚估折物)的税价标准。它落实到绢帛折价上,便是/省中估0。省估只是一半等同大历物估的估价,虚估与省估在税价中的出现,代表着唐中央政府试图通过调整物价控制经济的努力。但物价的不断滑落及税价与实估的最终接近,除了政治因素外,也反映了商品经济中价格规律的主导作用。关键词:省估省中估虚估实估唐代物价的虚、实估问题,是涉及唐后期赋税

2、与财政收支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早自本世纪40年代始,学界已开始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其中王永兴先生5中晚唐的估法和钱帛问题6、刘淑珍5中晚唐之估法6是最早全面论述估法的文章。此后,赵和平5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6、5唐代两税法实行后的两个突出问题6、李锦绣5唐后期的虚钱、实钱问题6、5唐代财政领域的/加饶0现象6¹和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5藩镇时代的州税三分制6等文º均从不同角度作了深入探索。本文尝试在前人基础上,对唐史料中与虚实估相关的/省估0问题重作辨析,以期对中晚唐国家财政物价有一更准确的认识和评估。一、省估与大历物价/省估0一词,初见于诸史

3、籍关于裴两税法改革的记载。其如5旧唐书6卷一四八5裴传6称:先是,天下百姓输赋于州府: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建中初定两税时,货重钱轻;是后货轻钱重,齐人所出固已倍其初征。而其留州送使,所在长吏又降省估使就实估,以自封殖而重于人。及为相,奏请:/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其所在观察使,仍以其所之郡租赋自给,若不足,然后征于支郡。0其诸州送使额,悉变为上供,故江淮稍息肩。裴因货轻钱重、地方加征问题于宪宗元和初年改革两税法,诸书所记略同。»其中/天¹以上论文依次分见5社会科学65)2,1949;5史学集刊66,1949;5北京师

4、院学报61985年第4期;5唐史学会论文集6,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版,5北京大学学报61989年第2期;5浙江社会科学61999年第1期。º原名5藩镇时代四州税三分制K就¯F6,5史学杂志665-7,并见氏著:5日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64,三一书房1982年版。»参见5新唐书6卷1695裴传6、5唐会要6卷835租税上6元和六年条等。#64#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0,5资治通6卷二三七元和三年(808)或记作/请一切用省估0。胡三省于其下注曰:/省估,都省所立价也。0都省即尚书省,严格说应是掌支度国用的尚书度支;所以省估应是唐国家

5、通过尚书度支制定的征税中物价统一标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市易时估或实估是肯定的。国家或地方官府由于某种需要订立不同于市估的官估在唐前期已有之。5资治通6卷一九五贞观十四年(640)十一月条记尚书左丞韦勾司农木价贵于民间,奏其隐没。但大理卿孙伏伽以为司农无罪,理由是/只为官贵,所以私贱;向使官贱,私无由贱矣。0同书卷一九九永徽元年(650)九月条记中书令褚遂良以官估抑买中书译语人史诃宅。韦思谦奏曰:/估价之设,备国家所须,臣下交易,岂得准估为定!0同书卷二一五天宝五载(746)复记王忠嗣在朔方河东任节度使,/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闻之,争卖

6、马于唐0。以上数例都说明官私交易中,确有官估存在。但官估只是官府/临时特定之超然价格也0,除和籴外未见明确于征税,更未见有称/省估0之名。因此真正的省估应出现于唐后期,由于唐人言及贞元、元和税价,常与后来称为虚估的大历税价进行比较,而某些史料在提及省估时也有以虚估代之者;所以一般的看法是所谓省估即是虚估而等同大历税价。笔者过去也采同样的看法。从上述引文称两税制定后货轻钱重、/所在又降省估以就实估0来看,认为这个/省估0是高于市易时价(实估)的虚估显然是不错的。而且,如果仅就大历制度而言,则/省估0和虚估也几乎可以说是一回事。笔者在5浅谈

7、大历高物价和虚实估起源6¹一文中已经说明,唐代的虚估最早出现是因于乾元初第五琦的铸大钱。安史乱后唐中央政府经费不给,第五琦为解决财政困难铸钱一当十、一当五十;结果大钱的行用造成市肆交易的混乱,引起通货膨涨。/物价腾踊0,/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0。这本是民间针对政府政策采取的因应行为,但/由是钱有虚实之名0,º民间交易中也出现了两种钱值:依照原来币值以一当一者,是为实钱;按政府规定以一当十、一当三十五十者,则为虚钱。而以虚、实钱估绢帛等物,则物价便会有虚实估之分。代宗即位后改革混乱的币制,大钱被取消,但由于彼时绢帛等物资的紧缺,高抬的物价并

8、未能回归原位。刘晏为了促进商品流通,达到贵极反贱的目的,因势利导,甚至在盐专卖中,实行/商人以绢代利者,每缗加钱二百0的作法»,导致了赋税征收中绢帛的高价位。这一高价位与建中以后税价的不断降低形成巨大反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