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ID:37491504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_第1页
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_第2页
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学

2、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

3、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书:认识米)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

4、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划、测量、估计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

5、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对1米等于多少厘米的猜想,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让他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1米的实际表象。】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

6、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