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

ID:37483739

大小:457.1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4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_第1页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_第2页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_第3页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_第4页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_内外兼修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11月学术月刊Nov.,2007第39卷11月号AcademicMonthlyVol.39No.11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转变。处此巨变中的人文学,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亦有不少转机:在日渐“分离”的大学校园,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人文学则越发退居边缘,风光不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由于十年来的大学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倍增,民众对人文学的兴趣转浓,与“国学热”形成相互呼应之势;而各高校对“

2、素质教育”的提倡,和“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虽仍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之中,但均以“人文学”为知识传授的核心,也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文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其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是被按照工程或社会科学的模样进行的改造,各类学术工程和评审文化在大学里大行其道,其发展日趋数字化、模式化,使人文学特有的灵性和精神受到损害,变得平淡、僵硬、了无趣味。[关键词]大学人文学大学扩招素质教育学术工程[作者简介]陈平原(1954—),男,广东省潮州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

3、大学“紫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教育、学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图分类号]C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1120012210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2002年5月19—22日)的《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以均发生巨大的转变。就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不及提交给韩国延世大学主持的“人文学的功用与大学久、市场经济刚刚崛起的1993年,我参加了瑞典斯德哥改革”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5月26—28日)的《大学尔摩大学召开的“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国

4、家、社会与个三问》,②十五年间,我竟然多次搁置自己的文学研究本人”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6月11—15日),提交了行,讨论起“人文学”或“人文学者”的困境及出路,难道《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论文第四节专真的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每次论述,出门讨论人文学者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重建学术自发点及论述框架不太一样,但内在思路仍有一致性。这信”;2006年秋冬之际,我又以《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一回,关注的是大学体制内部的各种缝隙与潜流,探究当出路》为题,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5、作了专题演讲,第二节名为“重建人文学的自信”。①演讲时没在意①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载《东方》创刊号,,整理成文后,方才发现,如此“老1993210《;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载《现代中国》,第9辑,北调重谈”,分明隐藏着某种“茫然”“、自卑”或“不确定”。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再加上提交给韩国全南大学主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②参见陈平原《: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载《学术界》,2000(5)《;大众人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传媒与现代学术》,载《社会科学论坛》,2002(5)《;大学三

6、问》,载《书(2000年6月1—4日)的城》,2003(7),韩文本见韩国延世大学刊“TheUtilityoftheHuman2《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提交给浙江大学主办的“新经isticStudies&ReformationofHigherEducationintheEraofGlobal2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zation”(2006)。·12·◇学界视点代中国“人文学”及其“从业人员”到底该如何因应时局变可。而进入90年代,社会科学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化,来达到“内外兼修”。谈论当

7、下的中国大学(而不是经济学等再度得到发展,而且发展的势头很猛。这些“理想的大学”),以描述为主,略加评说,目的是“立此存学科,直接面对社会现状,长袖善舞,发挥得很好,影响照”。不谈“天命”,不谈“历史”,也不谈“大学精神”或“内越来越大。“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风气的变化,比如在超越”,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抓住任何一点转向具体问题,转向社会实践,转向制度性建设等,跟可能性,纵横捭阖,尽可能拓展人文学的生存空间。社会科学的崛起有关。”③毫无疑问,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问题在于,与此相伴随一

8、、日渐“分离”的大学校园的,是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人文学者,如今显近年,中国学术界多有热衷于讨论“大学”问题者。得相当“落魄”与“落寞”。可专家们在畅谈大学历史、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理念时,一百年前,欧文·白璧德(IrvigBabbitt)在谈及“文大都喜欢一言以蔽之,将“大学”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学与大学”时,可以义愤填膺地批驳斯宾塞以“科学主这自然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