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史复习资料

批评史复习资料

ID:37441777

大小:10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3

批评史复习资料_第1页
批评史复习资料_第2页
批评史复习资料_第3页
批评史复习资料_第4页
批评史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批评史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孔子一)《论语》班超《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北宋政治家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二)孔子的文艺思想1、论诗、乐的标准:思无邪。“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中的一句话,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杨伯峻说:“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却引它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对“思无邪”的解释各家持有不同观点,而孔子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2、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1)从

2、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2)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论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怨”说。出于——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情感,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孔安国注为“引类譬喻”即由此及彼的“触物起情”。朱熹注为“感发意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歌的学习视为道

3、德修养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阶段。△观,是就文学作品的作用而言,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孔子所说的“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为政》)△怨,是就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注云“怨刺上政”,朱熹注

4、为“怨而不怒。”3)论文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方面,强调文学艺术和道德的关系,要求文学艺术合乎礼仪仁政的标准。“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思无邪”(《论语·为政》)△强调诗乐内容的“中和之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形式上强调“辞达”。《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也就是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的体现内容,不要片面去追求形式。子曰:“情欲信,辞欲巧。”(《礼经·表记》),即情理要求信实,言辞要有技巧。△主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5、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三)孔子文学批评的特点和影响1、《论语》是中国语录体著作的开山之作,孔子的文学批评方式为语录条目体式。语录体是中国较早出现的文种之一,以记录言行为主。文词质朴,不尚修饰,但显得较为零乱。2、孔子的文学批评,是伦理道德批评,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美”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止乎礼义”的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标准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3、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

6、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当作圣人之言而为后世文学批评奉为圭臬,千古不衰。其流布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无与伦比,具有历史的绝对的权威性。4、孔子的艺术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艺创作与文学批评上,尚实致用精神以及文艺服务于政治的观点,对我国古代传统文论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论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关系上,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二、孟子孟子的文艺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知言养气——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文学理论批评,但对后来文论中的“文气”有奠基作用。知言,就是对于偏颇

7、的、过分的、歪曲的、隐讳的等等违背道义的言辞要清楚地了解其要害所在。“气”,是与“义”相搭配的,其实就是“义气”,或者称为至大至刚的“正气”。所谓“养气”,强调的是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也就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长期修养锻炼,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知人论事——《孟子·万章下》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所谓“论世”,就是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时代风尚和社会生活对他的影响,了解作者其人,也就是要“论其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思想。要“知

8、其人”就必须“论其事”。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