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例

《木兰诗》课例

ID:37409020

大小:4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3

《木兰诗》课例_第1页
《木兰诗》课例_第2页
《木兰诗》课例_第3页
《木兰诗》课例_第4页
《木兰诗》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兰诗》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木兰诗》课例西宁市湟中县上新庄镇上新庄初中党志芳邮编:811604电话:13327687450一、课题的确立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2009年湟中县上新庄镇中心校申请了县级教研课题“导-展-练-评教学模式”。“导”是导学,课前组织学生预习,课中组织交流,课后拓展延伸;“展”是展示,组织学生在全班做朗读、背诵、板演、写作、表演等多种方式的展示;“练”是选

2、择典型题目做课堂训练;“评”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每个环节的评价。该模式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由对文本的探究而得到新的信息,由对文本的质疑而形成自己独立思想的能力为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利用课本这一文本,巧妙引导学生独立型、合作型学习文本,在展示探究得到的新的信息

3、和有序、有效、有目的的练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发展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这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导-展-练-评教学模式”是较为先进可行的一种。  “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同学相互切磋交流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探索、发现、展示、创造、成功的乐趣。它要求教师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根据地、切入口,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对于课文入乎

4、其内,出乎其外,既知其然,又探究其所以然。在潜心阅读、切身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海的无涯,书山的奥妙,去感受、拓展语文世界的无尽妙趣。  《木兰诗》的教学活动就是基于以上这些思考。二、教学目标、过程的确定  “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课前自主性学习,课堂探究性学习,课后拓展性学习。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前阅

5、读中,我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沿着不同方向思维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此,我制定了“用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来研读《木兰诗》,培养主动学习,质疑问难的能力”这一教学大目标。我所示范的是《木兰诗》第二课时,制定的具体目标是:1.回忆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情节。2.掌握“互文”“反复”“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体会作用。3.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教学设计与步骤:(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情节。(二)、修辞研讨:仔细读课文,结合例句各找出相应的修辞句两句,读读,并体会其作用。(对偶、排比、夸张、反复、顶真、互文)、(三)、反复朗读

6、,当堂背诵。(利用故事情节和句式特点,尝试背诵这篇诗歌。)(四)、拓展延伸:1、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2、续写或改写木兰的故事。(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2.自编6—8道理解性默写填空题。3、请发挥合理的想像,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写一写。A、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B、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朝乐府民歌,也是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这首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7、,故事情节生动,叙事详略分明、得当。再加上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所以学生愿学乐学。学习任务一布置,学生就满腔热情地自主学习课文。三、探究过程的实施这篇文章我用两个课时两完成教学任务。我看过很多的教学实录,大部分老师都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本课的教学,我想这样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在家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对文章的字句的理解已是很到位了。我们这里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也许是我毫无根据的怀疑,我没有创设好的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