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

ID:37408108

大小:380.81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5-12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_第1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_第2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_第3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_第4页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的教学的研究制度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余文森教授1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2一、校本教研的意义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三、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保障3校本教研: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教学改革新的抓手、新的生长点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一、校本教研的意义4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校本研究:学校具备研究的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化组织。校

2、本化建设,着眼于学校文化重建,创设具有新精神、新理念、新制度的新型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5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途径校本研究: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意义,具有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功能。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归根到底要落脚于自身及其日常教学。脱离日常教学实践、不能转化为职业生活方式的所谓“专业提高”是不可持续的,甚至只能是昙花一现。6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1.教学与研究的一般关系:“共生互补”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究的“参与”、“介入”才会不断改变教学的行

3、为、状态、习惯;不断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境界。72.新课程背景下的特殊意义: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没有现成的药方,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研究的“伴随”和“引领”,会寸步难行。②教学改革的“高原现象”需要研究来突破。③教学改革的问题需要研究来解决。8实践性是校本研究的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小学而言,不能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不能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9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切入点: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

4、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10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人与自我的关系)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书”的关系)学校文化的本质: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校本研究11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主要内容1.建立自我反思的制度(养成独立思考和反思的习惯)2.建立同伴互助的制度(建立基于对话的校本教研制度)3.建立理论学习(读书)和专业引领的制度121.建立自我反思的制度(养成独立思考和反思的习惯)定义: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5、,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13实质:费洛伊德在他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我”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并认为人的心路历程就是由这么三个“我”的相互冲突与矛盾所构成。弗洛伊德的这一广为人知的理论,为我们分析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在我们看来,这些“我”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就是一种自我对话,是过去的“我”与今天的“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对话,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与作为观察者的“我”的对话,即“此我”与“彼我”的对话。14作用:负责任、精益求精的态度,重批判、不断超越的精神。对自身专业生活现状、教学惯例保持一种批判反省的态度,不

6、断澄清、质疑自身教学惯例行为背后的预设、信念、思维模式,开启新的视野,倾听内在的心声,激发对教学生活意义的追寻与感悟,重建新的自我。15经验+反思=成长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量的积累)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机制。(质的飞跃)经验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经验的价值与局限不经常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经验是不可靠的,来经过检验的常识是不合理行为的向导。案例:1.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2.“留一只眼睛给自己”16(1)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精神成长)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质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

7、排出体外,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把经历、体验中积极、有效的因素内化为自己的品质(精神财富);把经历、体验中消极、无效的因素消除,排出“心”外。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防止“职业倦怠”。17“职业倦怠”的成因:重复而又繁忙的教学生活节律容易滋生匠气和惰性,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它不仅可能销熔教学生活原本的别开生面和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而且可能消磨教师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更为严重的是,在缺乏突破和改变的繁复的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