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ID:37295677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长城》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朗读感受长城的气势

2、雄伟和高大坚固,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走进文字中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搜集长城相关资料,教师准备长城的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等图片生:欣赏交流师:这些蕴涵高科技、环保、人文内涵的现代化建筑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现代人真了不起。多媒体演示: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图片生:欣赏交流师:古代劳动人民同样了不起,他们创造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毛主席曾

3、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游览长城。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自读课文交流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朗读课文,体会特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长城远景图学生给图起名(长龙、蜿蜒盘旋、气势雄伟……)引导:借图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句2、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引导:列数字的准确打比方的形象3、指导朗读资料补充: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生:交流内心升腾的情感4、渗透

4、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例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5、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远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两米多高、五六匹马并行)3、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在构造上还有什么特点?生:(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垛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

5、跑)多媒体演示长城构造4、这些构造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讯息呢?(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了解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5、有感情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交流:此时,你内心又升起怎样的情感?(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2、仅三个字就拉近了我们与长城的距离。再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问:此时,你又会想些什么?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

6、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点名朗读)“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要抬到高高的八达岭上”4、激情:此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点: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石组成,不如说是由一个个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难怪作者感叹到:(四)学习第4自然段1、出示最后一段文字学生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为什么说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你理解了么?(学生发表见解)四、品味长城,升华情感:如果你到长城,亲眼看到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你会发出怎样的赞

7、叹?学生交流图片演示引入后几课的学习五、板书设计:长城远看:长龙一万三千多里气势雄伟联想触景生情近看:高大坚固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智慧走上:长险多重难血汗赞美:伟大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文章,四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略这方面的训练。而这节课欠缺的环节就是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同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而把指导有感情朗读,和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设计“你还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应该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让学生能把抽象的文本在脑中形成具体的表象。教师借用资料激情,

8、同时又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材料的能力。对照插图读文,让学生对长城的外貌有一个整体印象,并通过抓住"蜿蜒盘旋","像一条长龙"等词语初步从读中悟情。同时也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只要教师放权学生,并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同时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