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1941
大小:53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2
《《光的折射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的折射田家学校鲁雪艳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本节课就是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初步掌握光的折射规律,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奇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2)难点:用光的折射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光学物理量已
3、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还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只对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欠缺对现象本质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观察现象入手,通过小组探究,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折射现象,了解折射规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五、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硬币;铅笔;多媒体课件;六、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观察、对比、归纳中培养能力。学法: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法、对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总结规律,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七、教学过程。教学中要以学习
5、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温故而知新1、光的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定律?林间的光柱〖提出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筷子为什么弯折?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牛刀小试:1、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下图中光路正确的是()ABCD2、在空碗中放一个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水静止时:(1)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深度
6、( )A.高B.低C.相同D.无法判断(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光的可逆性3、一束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1)______________是界面;(2)____________侧是玻璃;(3)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4)反射光线是__________;(5)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大显身手:小结: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现象会作光的折射图作业:1、阅读科学
7、世界《海市蜃楼》,了解它产生的原因,并搜集生活中类似的光的折射现象。2、观察玻璃板下面的图像,有何变化,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课后反思:鉴于光的折射实验可见度低,我安排了分组实验,因为有“光的反射”一课做铺垫,所以本课学生动手操作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因为学生初学物理,他们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形成,更不用说实验探究能力的具备了,并且本课也有其独特的难点,所以本课的探究不能放的太宽泛了,在探究前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思考,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正确的引导。总而言之,若想降低自己上课的难度,就要及
8、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每课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并积极的思考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些困难。若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老师要有很大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完完全全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教学中亦如此,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不断地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教师也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谢谢!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