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68066
大小:470.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0
《高三语文一二模间备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答题思路:语言手法形象情感意境效果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写得怎么样东城: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共17分)一剪梅(南宋)刘克庄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③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④。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③元:通“原”。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1.(7分)①(略)②这首词下阕的最后两句抒情很有特点,结合语境试作分析。(4分)②这首词下阕的最后两句抒情很
2、有特点,结合语境试作分析。(4分)什么特点?方式手法语言“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反复“何妨”,直抒胸臆,反问语气情感强烈(怎么写)怎样语境?(写了什么)1、读诗:语言通俗易懂2、联系①题,选择题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读诗天寒路滑马蹄僵:夜行艰难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读书人身份、洒脱性格元是王郎,来送刘郎:朋友情深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志趣相投,相与甚欢,纵情任性,洒脱自在,狂放不羁还有表达效果(写得怎样)东城示例:“疏又何妨,狂又何妨!”一句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对那些旁观者直接表达出作者的坚定态度,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激越
3、。(评分标准:对诗句进行解说2分,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2分。)以反问手法直抒胸臆,表现自己不拘世俗,态度鲜明,情感强烈;又以反复手法加以渲染,其激越之情,狂放之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最后两句完成了诗人形象的塑造,一个狂放不羁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宣武: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新城道中①(二首选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④春耕。[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
4、。④饷:犒劳。12.(7分)⑴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从全诗来看,前二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⑵从全诗来看,前二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1、基本问题(求懂):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形象)?表现了什么情感?(联系全诗主旨考虑情感)用了什么手法?2、具体问题(求会):题目要求答什么?(作用:形式、内容)有什么限制或提示?(“从全诗来看”,“前二句”即首句)宣武答案:①“欲山行”总启下文,为后6句写道中具体所见引路。②“东风知”“吹断积雨”流露出清新、快乐之意,为全诗
5、奠定情感基础。③“东风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人感到亲切,为下文表现内心舒畅营造了氛围。13.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喻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10分)【参考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
6、》;苏轼《念奴娇》】题目有点绕,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也更高:既要分析本诗中的比喻之妙或拙;又要分析其他诗中的比喻;并要以其他诗中的比喻来类比或衬托这句诗之妙或拙,将两者联系起来;当然,还要观点鲜明。这样除语言外,实实在在的给分点就有了四个。我同意这种看法,好的比喻应该是形神兼备,这首诗第二联的比喻确实是有些俗气。苏轼将晴云比作絮帽,将初日比作铜钲,喻体为生活中常见之物,虽形象生动,却也着实缺少了美感、新意。这样的比喻只是取其形似,而没有考虑到神似的方面。相比较而言,李煜的《虞美人》便略胜一筹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中将愁
7、绪无边比作绵延不断的溪水,其多其绵长之神似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样的比喻不仅准确传达了的情感,同时也给人深刻印象,得以千古流传。与之相比,“絮帽”“铜钲”仅仅从形似的角度设喻便显得黯然失色了。我认为,比喻这一修辞的运用更使全诗生动形象,为诗增色。因此,我不同意“此法拙耳”的看法。纵观东坡之诗词,运用比喻之处,比比皆是。《念奴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即运用比喻。词人将滔滔不息的浪花比作洁白剔透的雪,气势雄浑轩昂,如海浪般奔腾不息,令人回味遐想,并借此比喻表达豪迈刚劲的情感,形象恰当。本诗同样借比喻抒情,自然恰当:因为这首诗
8、抒发的乃是对乡间生活及自然的向往喜爱,用“絮帽”“铜钲”这类朴实、通俗的词为喻,是就近取材,使全诗更显田园特色,与整首诗表现的内容及整体意境相吻合。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