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

ID:37267258

大小: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_第1页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_第2页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_第3页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_第4页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数学教学拥有“思想”的脊梁 课改以来,从宏观上的理念到实际的教学行为,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到“创设情境”……“课改”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课改推进的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开始的“迷茫——无所适从”,到中间的“兴奋——盲目追风”,再到现在趋向的“冷静——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我们发现课改的几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等,都有了喜人的变化,教育,迎来了新的气象。当然,由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它注定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实上,我们的课改,由于一线教师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关注都还只是保留在“形式”的层面,如“创造性使用教材”、“改变

2、学习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对于更加“内容”的东西,如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文化的伸张、数学思维的拓展……我们关注得还不够。“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形式”的改良能让我们的数学变得富有趣味,更加趋近学生们的学习心理,让学生乐学,但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学习思维发展,而唯有“思想方法、文化、思维”等才是数学的本质,所以,我们更应追求“内容”上的到位。在这里,主要谈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将逐步形成一套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学也不例外。那么何谓数学思想方法?狭义上来说: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是数学本身的论证、

3、运算以及应用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广义上来说:除了上述内容外,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数学的对象、性质、特征、作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通俗点说,数学思想方法要研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侧重形成数学要领的认识过程的分析,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探讨寻求真理发现真理的方法。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如果把数学知识看成是“鱼”,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渔”。授人以鱼或授人以渔,孰重孰轻,路人皆知。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拥有“思想”的脊梁?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清有“思想”和无“思想”的区别,先看两个关于《植树问题》的课例:课例一: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

4、起玩手指游戏,即出示两个手指,让学生观察有几个手指几个间隔?“两个手指一个间隔”;接着是三个手指()个间隔、四个手指()个间隔……,从中让学生们得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手指数=间隔数+1)。情境引入后,老师出示例题“同学们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解答并设法验证。汇报时,有些同学是通过在泡沫塑料上进行“实地”植树的方式来进行验证,更多的同学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的解答结果是正确的。在大家对这个答案都不异议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两端不种的

5、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有学生说: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就是棵数=间隔数+1然后有学生通过减少间隔的方式验证该关系是正确的。确认公式后,接着便进入应用练习。课例二: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了数学王子高斯小时候算1加到100的故事。让学生看到“找规律”进行简算的好处,让学生也有了“找规律”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情境引入后,老师出示例题“同学们要在全长15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解答,并尝试想办法验证。汇报时,同学们列出了几个不同的式子,老师质疑: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大多

6、数学生都想到要画图,但,要画(150÷5=)30个间隔太麻烦了……老师引导学生想到,遇到大的数目不好把握,可以从小的数目入手,找出规律,然后再用规律来解决大数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从10米、15米、20米……长的路上入手研究,每隔5米种一棵,找出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公式,然后利用公式进行检验,最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这两个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程序:先猜想解答,再通过画图或摆学具来进行验证,学生参与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同的是:第一个课例是把原来的数据改小,目的是降低学生进行画

7、图或摆学具进行验证的难度,这也是老师想分散难点的教学举措;而第二个课例是把数据改大,其出发点恰恰与第一个课例相反——故意给学生的验证造成困难,“迫使”学生“另辟蹊径”——从小的数据入手,寻找出蕴藏其中的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解决数目大的问题。这两个课例,哪个更有价值?显然是第二个。因为,它把例题还原到模拟问题的初始状态,也即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假设的思考场境——若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下手?而事实上生活中的问题就是没有经过丝毫加工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见大——找规律”来解决问题。无形中,给学生渗透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彰显数学学习的价值,其高屋建瓴

8、的教学指向是第一个课例无法比拟的。同是一堂课,切入的角度或者说是所站立高度不同,所产生的现场教学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