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52069
大小:75.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崇实课堂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研讨镇江崇实女中高二历史学科学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汉代儒学第3课宋明理学编制人:李巧丽审核人:姜美华集备时间:2015/8/28编号:002【学习目标】1.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2.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重点】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课前预习】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目的:含义:影响:2.太学兴办者:学习内容:影响:3.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思想地位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来源:学+科+网Z+
2、X+X+K]【学习过程】4“崇实课堂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研讨镇江崇实女中高二历史学科学案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心即理也”[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求理方法通过“格物致知”求“天理”通过“致良知”“知行合一”明白“天理”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二、先秦至宋明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1、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①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仁”和“礼”;②战国时期孟子(孟轲),他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③秦朝时期实行“焚书坑儒”,儒学大受打击④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⑤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地位的变
4、化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南宋、明清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课堂检测】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2.汉武帝问策于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4“崇实课堂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研讨镇江崇实女中高二历史学科学案3.董仲舒在《深察名
5、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来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4.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5.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学说,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
6、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8.“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7、,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9.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10.“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1.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