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

ID:3724975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_第1页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_第2页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_第3页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_第4页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思考一、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制定数学课时教学目标时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不明这种目标不明的教学现象在练习课中较为常见,有些老师把练习课当成了自习做作业的课,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有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教学目标,但表述却不够明确。【案例1】二年级下册“认识角”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教材对该教学内容定位在“初步认识”的层次上,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紧密结合生

2、活情境,通过观察实物、折折、拼拼、比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案例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不足在于没有指明学生认识角的的途径,对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角有大小”缺乏明确的表述,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也同样没有明示。这样做,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2、目标过大我们有些老师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案例2】三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的分数”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会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相

3、应的操作结果,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1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2)数学思考目标: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分数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解释;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3)解决问题目标:会用简单的分数表达一些简单事物的信息;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4)情感态度目标: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能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信心。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

4、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然而,这并不是说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案例中这位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教师果真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无序零乱,效果只会“欲速则不达”。3、目标过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确定和安排,对其教学要求

5、进行序列目标化,可有些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超越了教材规定的阶段性教学要求,增大教学容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案例3】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但有些老师却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能灵活计算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有甚者让全班学生大量练习类似这样的题目“5月1日是星期四,爸爸去上海出差,6月1日回来是星期几?”大多数学生往往做得愁眉不展。殊不知,这样提高了难度,学生学得吃力,还会产生厌学情绪。4、目标过偏。数学

6、课程的总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着眼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案例4】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2)、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3)、能比较熟练地认、

7、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个教学目标就只预设了学习的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二、增强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思考适度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能促进教学活动有序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体现以下几点:第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某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了解。因此,要走出偏差的误区,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依据教材特点、学情

8、实际,确立教学基点,把握教学目标的有效度。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一年级学生一般都具有简单购物的生活体验,并且对购物活动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和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