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

ID:37249751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0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_第1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_第2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_第3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_第4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症状及对策说起习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有人认为,现在孩子还小,要养成好的习惯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只需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习惯是由于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形成自然需要的行动方式。1、它不是天生的;2、它是人的自然需要。)资料:1997年,美国对2000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美国当今的青年是粗鲁的、无责任心的,野蛮的

2、和被宠坏了的;二分之一以上的人认为上述评价不仅适用于青少年,还适用于5~12岁的儿童。而过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十分可爱的。一、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真实的案例:例1、某考取公费出国的大学生在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时由于不懂礼貌,被取消出国留学的资格。例2、一次六一儿童节,在北京少年宫大草坪举行中外儿童联欢,散会后,作为主人的中国儿童全走了,而全体日本小朋友却自觉的留下来,悄悄的捡起了大草坪上的废纸。现在的小学生在不良行为习惯方面普遍有下列症状:吃饭时挑食、早晨起床缓慢、睡懒觉、为我独尊,学习懒惰,畏难心态,意志力差,礼仪礼貌缺

3、失等等。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有孔子的家训:习惯成自然。我班成功的习惯:双手恭恭敬敬的接礼物,上下楼道右行慢走礼让、无论在什么时候遇见老师、长辈打招呼等等)“做事先做人,人以德为帅”,小学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对我们孩子而言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育。我们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理想的舞台,老师、家长都要大胆突破教、学的局限,拓展孩子玩和学的空间,重视与社会、与家长、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促

4、使学生知、意、行的发展,最终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几种相关因素的分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孩子的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喜欢做小动作、厌学、对人没礼貌、不爱惜学习用品等,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成为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的前奏,甚至影响一生。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下面我举几个方面来说说:1、庭环境及教育不当的影响。例:有的家长觉得现在生活水平高了

5、,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必要和自己一样再吃苦,于是孩子的什么要求他都满足,但随着孩子长大,需求增加,渐渐不能满足了,由于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大手花钱等已经养成,只好去偷拿家里的,发展偷别人的,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有的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爱子如命,重视子女的物质需要,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行为品德的教养。使得孩子逐渐养成了依赖心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人为我,唯我独尊。2、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小树不修枝,长大难成材。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而社会影响错综复杂,网吧、游戏厅等曾出不穷。童年时候形成的坏习惯和不良意识长大了纠正

6、格外的难。3、教育的部分误区,一是重知识传授,轻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品德教育。二是有教育方式不当,不注重学生行为。诸如此类的因素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时常产生,不但直接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前途,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所以我们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刻不容缓,应放在首位。三、学生习惯的特点: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心理、意识是行为的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现与结果。统观现状,学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1、活动性:一为它总是凭借活动的动作与行动表现完成的;二是行

7、为的表现与完成有一个活动过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教育、矫正和评价习惯。2、意识性: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识来支配,无意行为也在潜意识的操纵下产生。运用合理的心理辅导艺术,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支配言行。3、外显性:行为是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和完成的,具有突出的外显性。教师必须及时捕捉现状,对症下药。4、适应性:行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水平则不同,同一个体的行为水平也有差别。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5、习得性:部分行为由遗传决定,

8、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学校的责任尤其重大。6、复杂性: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所处的环境也五彩缤纷,因而心理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自然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