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20104
大小:7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9
《教学理念要切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青浦区实验中学赵永新在《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意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引用这句话,强调:“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小而言之,“预”在语文教学中的含义则是“预习”。千年教学史的实践告知我们:强调自主的有效的预习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当我们把目光再次关注到我们时下的语文课堂,却常常发现,有许多忙于完成教学任务的语文老师偏偏都丢弃了“预习”这一重要的环节。往往是老师走进教室,直接让学生把书翻到新授课文的那一页,对着课文结合自己的理
2、解分析起了课文,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认真的则忙着看书,忙着听记,基础不好的就花40分钟听故事(新教材上许多文章还是很美的)。也许板书很完整,也许老师讲得很生动,也许学生很认真,可花40分钟或80分钟学一篇学生事先毫不知情的文章,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吗?我们发现:一学期教了40多篇课文、18首每周一诗(新教材),为什么学期结束学生还是会感到“罔”和“殆”?语文教学中确乎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语文教学中对预习环节的忽视却是致命的一环。本文试从课改理念、学生认知规律和怎样做预习几方面作一探讨,以期通过交流,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一、对
3、二期课改理念认识的模糊影响了部分语文老师对预习价值的正确认识。1、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定位”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正确认识,也会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可对“是----形成学习能12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理念能正确认识的却不多。想想九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为什么学生还会经常写错别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对写作文会
4、那么地头痛?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成绩一直是三门主课(语、数、英)中最差的(指均分)?二期课改理念很美,可现实却让人沮丧,原因何在?是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当教师在备课、在走进教室教学时,我认为有许多老师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认识模糊,口头上知道,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实践,还是抱着“师道尊严”,以家长的、长辈的态度教育学生学习,这又如何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何能使学生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在教师准备充分而学生茫然不知上课内容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2、上海市教委公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五条意见”中有一条是“ 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5、要将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可现实是:老师是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学生却因没有预习要求,不知所学内容。这样的学习关系能“平等、民主”吗?再衡量一下教师自己的学习能力,你把一篇课文吃透,能有底气进教室上课需花多少时间?反思一下,学生对所学内容未作充分的预习,仅凭课堂上的5-6分钟或10多分钟的默读作一下整体认知,就要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能提出质疑,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把握一文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心理、情感、认知、智力是否能够承受?我想身为教师的我们,让我们拿起一篇新的千字文章,看个5-
6、6分钟开始讲感受,那肯定会底气不足,虚汗直冒的,何况是十三、四岁的孩童?要知道,被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都是蕴涵了作家几十载人生阅历和感悟的精品。学生没有时间先静心沉浸文本预习,他们又如何能体验到作家的思想情感、文章的拍案叫绝之妙?用40——80分钟(两节课)就让学生学完一篇文章,学生能学到什么?简直就是“蜻蜓点水”的最佳写照!无怪乎学生中学四年学了三、四百篇的美文,做了几百篇阅读练习,写了不少于百篇的作文,可遇到考试,还是对现代文阅读头痛,还是对作文写作发怵。巴班斯基认为: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首要的是“信息交流”。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的教师与未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对文本
7、的学习能有“信息交流”吗?能平等吗?123、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部分,对“六至九年级”的阅读要求中,也反复强调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如:“能独立阅读课文,体验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观点,有自己的感受”,“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能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问题意识,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能运用注释、工具书以及有关资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