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

《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

ID:37175886

大小:1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_第1页
《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_第2页
《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死海不死》初中语文教案【三维目标】1.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2.掌握说明方法3.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引语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地理,增长了不少地理知识(自由发言)。老师提问: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哪里?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有世界屋脊之称。最低处海拔-400米,位于西亚巴勒斯坦和约旺交界处的“死海”。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死海的说明文。二、板书课题“死海不死”,析题释疑,设疑:海非生物,无所谓“死”与“不死”,为何称“死海”,既然称“死海”,怎么又说“不死”?速读课文解

2、疑,谁找得又快又准。明确“死”指“海里无鱼虾水草”,“不死”指“人不会淹死”。明确本文说明对象是死海,特征是“死”、“不死”。三、研讨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科学性与知识性。1、生与死这一对矛盾在死海中却如此和谐统一。那么,这种奇特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咸度高)2、死海为何这么咸?自然变化①地形特点②化学成份③物理变化3、看板书,同学们发现上面几个问题有什么联系?死海由于地形特点、化学成份、物理变化共同作用,使得咸度很高,由于咸度高,使得死海中鱼虾水草无法生存,也使得任何人能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淹死。1-2段是结果

3、,4是分析其原因,6更进一步探究其原因。这三个内容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地揭示了“死海不死”的原因。4、讨论探究①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4、6段是全文说明的重点语段,同学们看看这两段内句与句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②7、8段是否有因果关系?结论:课文内容隐含着许多因果关系,问题环环相扣,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四、分析3、5段,体会其生动性与趣味性。说明文能增加知识。从文章1、2、4、6、7、8这些段落,我们已获取了有关死海的知识,为何还要写3、5段?1、概括第3段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叙述了罗马统帅狄杜将俘虏扔进

4、死海屡淹不死的传说故事。把死海浮力大的特征说明得更具体,更神奇。2、概括第5段的内容上帝为惩罚恶人将村庄变成汪洋大海,形成死海。第3段的传说还有一定史实作基础,上帝造海之说明知是无稽之谈,为何还要引用?将幼稚知识与科学认识相提并论,表明人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五、说明方法4、6段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列数据,确数与约数的使用都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小结:科学小品文与文章的顺序。六、扩展阅读,探究交流自读课本《咸海悲歌》①咸海的现状②原因③危害④措施搜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说说死海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咸海。【板书

5、设计】死海不死死不死不死死(无生命)(不淹死)(有生气)(干涸)(因)咸度高(因)自然变化①地形特点②化学成份③物理变化1、逻辑顺序:因果关系2、科学小品文:科学性、知识性(列数据)生动性、趣味性(引用神话传说)【教后记】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只安排一课时。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运用也不复杂,若单纯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省事倒省事,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故采用老师设疑,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得出结论的方式,并由此及彼,进行扩展阅读,两相对照,深入思考,既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又进行了环保教育。【学生反馈】1、这节课上得有意思,有收获

6、。2、地理课上提到过死海,通过这一节课对死海的认识更全面。3、经过老师的指导,我现在能较快地发现说明文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4、咸海是人类的前车之鉴,聪明的人类一定不会让死海重蹈覆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