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ID:37053372

大小:1.1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11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_第1页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_第2页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_第3页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_第4页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蒋宁一第24章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临床医学八年制核医学教学课件癌性胸腹水第一节癌性胸腹水腔内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将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胶体经穿刺手段直接注入到有癌性积液的胸腹腔内,这些放射性胶体经充分稀释后,会比较均匀地黏附在胸腹腔浆膜、间质和腔内肿瘤、胸腔积液中游离的癌细胞表面,通过β射线的辐射作用杀伤、杀死癌细胞,并导致浆膜的纤维化及小血管和淋巴管的闭塞,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缩小病灶以减少癌细胞的刺激作用,最终减缓或停止积液的产生,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1)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胸腹膜转移或积液中查见癌细胞;临床及病理学证实为癌性胸腹水患者;(2)胸腹水为渗出液,经反复穿刺放液

2、或积极化疗、抗炎治疗无效;(3)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患者;(4)胸腹腔肿瘤切除术后,术中见淋巴转移者;(5)胸腹腔肿瘤切除术后,防止肿瘤转移或复发的预防性治疗;(6)胸腹腔内无大块肿瘤的存在。适应证(1)各种非肿瘤因素如结核、肺炎、肺栓塞、胶原血管病、外伤、心脏病、肝硬化和脾功能亢进等导致的胸腹腔积液;(2)体积小的包裹性积液;(3)病情严重,有明显恶病质、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4)体壁有伤口与胸腹腔相通或有支气管胸膜瘘及伤口渗液或无法关闭体腔者;(5)妊娠妇女和儿童;(6)浆膜内有巨大肿瘤。禁忌证三、治疗方法放射性药物目前常用32P-胶体铬(Cr32PO4),其颗粒大小为0.

3、05~1.0μm。32P系纯β发射体,物理半衰期为14.3天,β射线最大能量为1.71MeV,平均能量为0.69MeV,最大射程8mm,平均射程4mm,勿需外照射防护。腔内介入治疗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癌性胸腹腔积液的多少及病情决定。其他如198Au-胶体、90Y胶体等也可用于癌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198Au-胶体癌性胸腹腔积液常用量为3700~7400MBq(100~200mCi);癌性腹腔积液常用量为5550~7400MBq(150~200mCi)。治疗前患者准备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经X线摄片、放射性核素99mTcS(2~3mCi)显像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胸腹腔内粘连大量积液者应

4、抽去一定量的积液,以免因注入胶体后短期内停止抽液造成病人难以耐受的胀痛和气急给药方法(1)胸腔注入:一般可用Cr32PO4185~370MBq(5~10mCi),经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并充分摇匀备用。穿刺部位常选在肩胛下角第7、8肋间。患者先行胸腔穿刺抽去过多的胸腔积液,然后将备用的放射性胶体Cr32PO4注入胸腔内,穿刺部位用消毒棉垫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以防胶体伴胸腔积液外逸。嘱患者2h内每10min改变一次体位,尽量使胶体在胸腔内均匀分布。注意避免刺伤肺。(2)腹腔注入:一般可用Cr32PO4370~555MBq(10~15mCi)。无脾脏肿大者,穿刺点常选在脐与左髂前上脊联机的

5、中外1/3交界处;有脾脏肿大者,穿刺点常选在脐与耻骨联合联机的中点。穿刺前需排空尿液,以免误穿入膀胱,穿刺入腹腔后,先抽去过多的腹腔积液,再将放射性胶体Cr32PO4和500mL生理盐水注入腹腔内,余操作与胸腔注入相同。给药后嘱患者没10min起、卧交替,同时左右变换卧姿一次,持续至少2~3h。注意避免刺伤肠道和膀胱。注意事项做好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治疗中一定要将放射性胶体引入病变部位,正确变换体位,以利于放射性胶体在胸腹腔内分布均匀,时病变组织受到均匀照射;术中不宜将放射性胶体Cr32PO4洒入胸腹腔内,可留置多根导管,待术后经导管注入胸腹腔内。四、疗效评价放射性胶体Cr32PO

6、4腔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但奏效缓慢,明显疗效一般出现在治疗后3个月左右,此前可有咳嗽、胸痛、腹胀等症状的缓解,主要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延长生命为辅。可通过观察胸腹腔积液再生成的速率来判断治疗效果:1.癌性胸水治疗成功的标志是胸腔积液再生成停止或减少,仅有某些症状的减轻而无客观体征改善则为无效。放射性胶体Cr32PO4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约为50%~70%。2.癌性胸水疗效可分为优、良、中、差:(1)首次治疗后3个月无腹水再生成为优;(2)腹腔积液再生成速率明显缓解,半年后需再次治疗为良;(3)治疗后腹腔积液再生成速率较治疗前减少约50%为中;(4)治疗后

7、腹腔积液再生成速率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变化不大为差;放射性胶体Cr32PO4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疗效属优、良级者的有效率约为63%~86%。第二节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一、原理把一定活度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在胶体、微球或金属丝上,然后密封在钛合金外壳中制成体积很小的(微型)针状或颗粒状的放射源即放射性粒子。经手术或借助影像学的引导将放射性粒子种植入肿瘤实体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发射的β射线和(或)γ射线,经低剂量率连续辐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