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65817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64.跨跃式跳高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年级《跨越式跳高》说课稿说课人:金宝喜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跨越式跳高 游戏:“长江、黄河”。(二)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截然分开。它的具体动作就通过助跑,起跳使身体向空中腾起,并越过一定高度的横竿。从技术上分析,助跑与起跳是关键,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起跳的教学尤为重要。另外,过竿的姿势也重要,在各种过竿姿势中,跨越是最基本的一种。根据小学课体育程标准和六年级学生作为初学者的
2、实际情况,选择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术及正确方法。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根据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设计本节课。(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跨越跳高的过杆及落地技术。2、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开发学生优良品德。(四)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起跳起跳时要求起跳腿迈步要快,以脚跟先着地,踝、膝、髋关节超越肩关节且充分蹬直,两臂和摆
3、动腿积极配合起跳腿的蹬地动作迅速有力向上摆起,同时提肩、拔腰。2、本课的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学生在跳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起,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将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二、说学情(一)有利因素: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二)不利因素: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
4、趣性的组织教学三、说教法本节课采用示范讲解法、分组练习法。四、说学法(一)利用示范讲解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二)通过带领练习和指导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模仿的学习方法。(三)通过要点的讲解,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方法。(四)通过各种高度练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好学上进,从而掌握“三基”,受益终身。五、说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收心引趣阶段课堂常规目的: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二)准备部分。愉悦身心阶段1、复习广播操《七彩阳光》2、徒手操:头部运动、肩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踢腿运动。纵跳。 目的
5、:为培养学生参与活体育动的兴趣,为学习跨越式跳高做好身心准备。(三)基本部分。育心强体——增智促技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主体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特点,把握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等多种教法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脑、学练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积极参与练习。1、讲解示范老师先示范一次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讲解动作要点,使学生对动作概念有一个完整,清晰认识。由于课教体育学应遵循由易到难,先分解后完整的原则,本节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1)助跑:快速、轻松自然、有节奏、富有弹性。(2)起跑:脚跟先着地,
6、两臂配合起跳腿使身体向上腾起。(3)过竿:当身体腾起后,摆动腿内旋、下压,起跳腿外旋上提,同时上体向前贴近大腿,扭腰摆臂越过横竿。(4)落地:摆动腿和起跳腿先后依次过竿,并屈膝缓冲。2、分组练习(1)学生尝试体会练习;(2)做上一步起跳练习;(3)做上三步起跳练习;(4)做高低斜跳练习;(5)做完整跨越式跳高练习;(6)展示自己练习;目的: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练习,使学生对跨越式高产生兴趣,从而有助于掌握技术动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游戏“长江、黄河”。(1)游戏方法:把全班学生分四组,听到哨声后,各组排头的同学单脚跳过障碍达终点返回,手拍下一位同学的手接
7、力,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先越过起跑线,那么,该组就获胜。(2)要求:被追的队不得满场乱跑,追的队不得推人拉人。目的:发展奔跑和奔跑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集体协作精神。(四)结束部分。恢复心身阶段1、为了消除激烈运动而产生紧张状态,减轻恢复心理负荷,采用音乐进行放松,歌舞并行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放松,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节课练习,而感到兴趣盎然,余然未消。激发学生对2008年我国申奥成功的自豪感。2、简要小结本课情况;3、布置收拾器材、师生再见;六、说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一堂教学课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如何精彩的表
8、演,而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欢迎程度,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讲,要使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