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教案1

《芙蕖》教案1

ID:36946362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7

《芙蕖》教案1_第1页
《芙蕖》教案1_第2页
《芙蕖》教案1_第3页
《芙蕖》教案1_第4页
《芙蕖》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芙蕖》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芙蕖》教案第一课时课题芙蕖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了解李渔,识记并理解文中关键字词。2.过程方法: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以时间为序,纵横结合,全面介绍事物的写法。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不拘泥于古人,敢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关键字词音形义。难点: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以时间为序,全面介绍事物的写法。教法选择导学法、诵读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并按要求预习。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44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复习旧知

2、,激趣导入:芙蕖,是一种寻常的植物,在我国清代戏曲家李渔看来,却浑身是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平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来展示这一切的。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指导学生先学1.结合《配套练习册》了解作者及课文相关知识。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1.借助课下注解及《配套练习册》相关资料解题并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教师范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重点研读第一段内容: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尝试理解第一段内容。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1.了解作者:李渔(1611—1680),字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

3、。原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晚年居杭州西湖。《闲情偶寄》(后改名《笠翁偶集》)是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的角度来探讨戏剧理论的专著。《笠翁偶集》诸篇,属于明清笔记小品一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不拘俗 套,文字清新活泼,与一般古文的风格不同。本文节选自《笠翁偶集》“种植部”,它以说明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体现了李渔创作的独特风格。2.检查学生第一段的学习情况。1.复习旧知识, 背诵《爱莲说》一文。2.借助屏幕展示的图片,加深对芙蕖印象。3.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4.自主先学阶段。5.检查先学情况,了解作者相关资料。1.给予鼓励性评价,

4、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入新课,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件展示图片,并补充荷花的别称(芙蓉,莲花),又被称为芙蕖。3.课件展示目标。。4.巡视督察。5.课件出示作者相关知识。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分别请两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2)请其他同学评价两位同学的翻译情况。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3.重点解释:(1)予(我)夏季倚(依靠)此为命者(表停顿,提起下文)。(2)效颦:是“东施效颦”的简化说法,仿效。(3)可人:适合人的心意。4.文段赏析:就这一段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请阐述理由

5、。(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似乎是说明文,笔法不太像散文。开头第一句:“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也就是说,把它拿来和同类相比,着眼在它的“异”,而不是它的同,就是抓住特点。先是引用花谱上的文字,指出其植物属性。这种写法,比较客观,有知识性,是典型的说明文的写法。接下来,又说自己依之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可人”。这种行文方法,又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主观的感情了。把主观的感情作为文章的意脉,就是散文的写法了。“备述之”,全面展示,乃散文之大忌。可见,本文以说明为主,兼有散文的笔法。)5.学生朗读第一段,再次默读第一段相关的课文注释。五、学

6、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芙蕖与一般草本诸花有何异同?(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2.作者引用“谱云”有何作用?(说明芙蕖就是草本植物。)3.哪句表明作者甚爱芙蕖及甚爱的原因?(第一段第三句。)六、当堂训练1.练习册相关习题。2.朗读第一段。七、板书点明说明的中心:备述芙蕖的“可人之处”1.李渔,字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2.予夏季倚此为命——甚爱之6.同桌口译,如有误译,要指出来。7.其他学生纠正。8.学生提出自己最难懂的句子,全班共同解决。9.学生背诵。10.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的问题。11.学生交流讨论结果。12

7、.当堂练习。13.回顾板书,小结全课。6.适时指导。7.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点评。8.指导学生文段赏析。9.对有困难的学生指导。10.检查并交流。11.教师点拨引导。12.点评。13.归纳小结。3.草本植物,“可人”——甚爱之因作业设置1.整理并识记重点字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题芙蕖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多义词。2.过程方法: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以时间为序,纵横结合,全面介绍事物的写法。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不拘泥于古人,敢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多义

8、词。难点: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以时间为序,全面介绍事物的写法。教法选择导学法、诵读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按要求预习。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课时备课总数第45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