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

ID:36933328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7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_第1页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_第2页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韵之离骚》教学设计(进才高二备课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教学目的:1、结合议论文写作,学习作者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自己观点。2、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理解其“发愤著书”的创作心理。理解资中筠写这篇文章的写作心理:同样是因为“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学习写作时切入点的寻找。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观点。课前预习:查找关于司马迁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到司马迁,那是一颗需要我们仰望的文学星辰,我们期待能了解他更多的故事。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己讲讲回去搜集到的关于司马迁的故事。1、二十漫游。世代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有志于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并积极为此准备。但后来觉得自己年事已高,精力学识皆不济,

2、于是寄厚望于司马迁,并着力培养他。让其饱览诗书之后,行万里路。他要求儿子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他在汨罗江畔高声朗诵屈原的诗,痛哭流涕;他在曲阜学行古礼,表达对孔子的纪念;他在孟尝君的故乡考察当地民风与好客养士的关系。这是为《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2、李陵之祸22岁漫游归来,位任郎中。38岁继父职:太史令。开始写《史记》。47岁时,匈奴犯汉,李陵气傲领五千(少)兵抗击,上得战场,捷报连连,朝廷内夸饰之词满溢的同时,匈奴集所有兵力应付李陵,于是寡不敌众战败被俘。武帝问,史官直言。获罪为阶下囚,一年后,判死刑。3、痛下蚕室汉朝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

3、二十宫刑。清贫史官,下蚕室,坚强的苟活于羞辱中。50岁出狱,为中书令(传达文件的宦官),恍惚只为《史记》延残喘。直到孙子为候,汉宣帝时,《史记》才得以见天日。二、理解文章(一)、了解这篇书评的切入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本文为什么以“无韵之离骚”为题?1、作者是评价《史记》的笔法,就是从文学角度来评,“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在历史学上的价值。2、资中筠如何评价太史公的笔法?明确:有“奇气”3、作者找到的太史公笔法的“奇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不仅在于……;也不仅在于……;尤其在于……;独特的省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把当朝开国皇帝写成悲壮的英雄。4、

4、五个方面的“奇气”和《离骚》有怎样的关系?第三点奇气是和《离骚》笔法最接近的。即“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尤其是”——这是作者重点要谈的。补充屈原写《离骚》的背景及《离骚》的写法。(二)、学习作者如何使用材料证明观点1、《李将军列传》是资中筠用来证明她的发现的典型例子。为什么选择这篇来证明第三点奇气?明确:(1)、司马迁与李广的关系。“由于为李陵说了几句话……只好把种种复杂的情感通过为李陵的祖父一带名将李广立传抒发出来。”司马迁对李广的遭遇,感同身受。但是在汉天子之下,只好如同屈原一样,含蓄表达。2、资中筠是如何在《李将军列传》中看出司马迁用“克制含蓄的笔

5、法”,表达他“深沉的感情”“强烈的爱憎”?(1)请具体说说用了哪些例子?怎么分析出这个“奇气“的?学生找到了,读,并且分析。例子:“第一次”“再一次”“还有一次”“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这几个例子和分析有共同点,就是通过司马迁“精心选择的事例,刻画出李广的鲜明性格,而且处处使他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时,李广一生的悲剧也一步步推向高潮。”对比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2)、在这些例子中,请分析一下作者所引用的原文,有什么特点?“还,赏不行。”“当斩,赎为庶人。”“引刀自刭”分析:都写了英雄在壮举之后的冷清的“结果”。世代勇武,世代有功不赏

6、,无罪严惩。然而司马迁用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几个文字,记述这不平之事。可见这几个简单文字所承载的内容有多丰富。可见“含蓄、克制”和“深沉的感情”“强烈的爱憎”。学生读第八小节,第十小节。(3)除此之外,作者还用了哪些材料证明她说发现的“奇气”?对李陵的叙述;写李家的“门第的败落”;最后的“太史公曰”学生读11、12、13小节。这些材料和前面使用的材料有点不一样,是从侧面来写的。“强烈的爱憎”可再次体现。作者使用材料时也作了分类,先用司马迁对李广的正面描写的例子,再用侧面描写的例子。条例清楚。3、请总结一下书评中材料的使用要点。(1)最典型的材料(2)引用恰当合适(3)分析围绕观点(三

7、)了解写作动机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司马迁与李广,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借给李广立传,写自己心中愤懑,资中筠怎么能发现司马迁的“奇气”而且主要是对第三种“奇气”有特别的发现?她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读第一节。“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于是恍然悟得,于是强烈的共鸣。作者在这里共鸣的是司马迁那些简单文字背后的汹涌情怀,这也是作者所要写所最想“小议”的部分。无关史家,而只言文字。这是资中筠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