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ID:36885189

大小:438.6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0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_第1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_第2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_第3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_第4页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lq《大道之行》——《礼记》《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选自《礼记•礼运》,该书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文章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请注意理解“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然后分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1选贤与能2男有分,女有归3货恶其弃于地也4陶后鲜有闻选贤与(jǔ)能。与,通“举”。讲信修睦(mù)。睦,和睦(气氛)。矜(guān)。矜,通“鳏”。有分(fèn)。分,职分,指

2、职业、职守。货恶(wù)其弃于地也。恶,憎恶。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驾考宝典网http://www.jkbdw.net/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科目四元贝驾考http://www.ybjx.net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科目四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⑥,女有归⑦。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⑥〔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⑦〔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所以人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无夫的人、幼而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都有归

4、宿(婚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人们)憎恨财货被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这就叫做“大同”的社会。③恶(wù)憎恶。④身,为自己谋私利。⑤〔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⑥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⑦〔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⑧〔闭〕用门闩插门。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大同”

5、社会的特征的?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天下为公天下无恶“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世外桃源应该是根据“大同”社会体制构想出来的。人类理想的社会形式是?拓展与延伸康有为的大同梦康有为的《大同书》,力主“以新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19世纪末先知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

6、(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自1905年11月《民报》问世,孙中山开始系统宣传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思想,他自己也在创刊号上提出了由民族、民权、民生构成的“三民主义”,正式完成了他对“民主梦”的一个比较完满的构想。莫尔《乌托邦》的作者,16世纪英国de大法官,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公社式的社会,它并不强求一致,但却通过明显可见的公正制度而达到全体一致”,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这是《乌托邦》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正义是贯穿《理想国》的内在精神,公平则是《乌托邦》的核心理念,莫

7、尔以公平的理念构筑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圣西门,法国19世纪上半叶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制度--实业制度所代替。实业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并尽快地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状况。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参加劳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采取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大同”与“小康”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