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63449
大小:55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1
《叶公中学+周宏彩+《孙权劝学》公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2、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学术上有不朽贡献:历经19年编写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来帮助加强统治。作品简介一、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读准下列句子节奏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翻译课文1、参看注释,翻译课文,作出批注,划找疑难.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说现在掌管事情用难道想做通“耶”,吗只应当历史罢了说谁比得上认为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议事非常,十分惊奇现在就多么无
3、实义于是表顺接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三、分析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
4、样的变化,是通过谁的话语来写的?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对手曹操赞曰:“生子当如孙仲谋。”文中主要人物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孙权劝学吕蒙三国时吴国大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谋士。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孙权:1、“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不悦、责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孙权)(鲁肃)(吕蒙)2、赏析语言3、试分析本文的三个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学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四、感悟主旨启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学习,要趁早。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书籍,
6、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开卷有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培根《论求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