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

ID:36862527

大小:337.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_第1页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_第2页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_第3页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0期商丘师范学院学报V01.27No.102011年l0月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October.2011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马翠军(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100032)摘要:村民自治不仅仅是国家权力末端的治理性创新,还是乡村社会应对现代化转型的组织合作方式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权力介入能够防范乡村利益被各种权势瓜分,为乡村经济提供营利导向,也能弥补自治中的公共责任缺失。村民自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探寻以国家主导和农民自愿为基础的组织合作方式。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民合作;村民自治;国家权力中图分类号:D63;D67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672—3600(2011)10—0070—04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学界有很多论述。在国家权力退出后“无德的个人”和各种灰色势力“选择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发展的初始制度形发展,重新强调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J。但式,为中国的民主制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初始制度国家权力的重新回归是否又意味着对村民自治的冲条件”⋯。在这一层面上,一派偏重村民自治中的击?对国家权力排斥与期盼的矛盾1、5'理,究竟是国民主实质内容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认为村家权力的难题还是村民合作自治的难题?本文试对民自治和国家民主是同质的;另一派偏重村民自治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重新认识国家权力对村民对中国民主政治

3、制度建设形式上的示范意义¨2J。自治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一也有学者从村民自治的主体来论述村民自治的核心、村民自治作为乡村社会转型的组织合作方在于如何避免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干预_3J。与之相式对的另一观点认为,村民自治制度最终和非均质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一访江村时(1935家一起完成自我构造和自我定位。徐勇也认为年费孝通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调查农民经济生村民自治必须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实现J。村民活,1938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江村经济》完成自治究竟是村民自身的问题还是国家的问题,是政其博士论文,至此以后江村便被人们抢注,作为中国治问题还是发展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理论选择,因农村经济的代

4、名词),认为在中国农村只进行土地为在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中,始终与“三农”问题和改革或者地租减少是不行的,必须发展农副业,以此乡村治理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这也造成村民自治为纽带带动农民合作J。在1981年三访江村时提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冲突,权利性的村民自治出发展乡村工业,仅有手工业副业也不行。中国农与权力性的乡村治理体制矛盾纠结,村民自治于理民有一股自身内在动力去接受工业,并根据自己的论、于现实都未能发挥预期作用,对村民自治的研究生活需要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在世纪之交也曾一度淡出学界思考](P267~。这不同于西欧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即由城市力量2006年国家全面免除农业税

5、标志着国家权力开始侵入农村,把农村作为工厂的猎地,农民变成工业发淡出乡村,也意味着村民自治和农民合作时代来临。展的猎物j。人们将此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但自治与合作中理性与责任的缺失,暴露了国家淡兴起和90年代乡村股份制经济兴起关联起来,因为出后乡村治理的尴尬。有学者提出要防止乡村社会它们都体现了工业化和市场化下的乡村合作方式变收稿日期:2011—07—18‘作者简介:马翠军(1975一),女,河南内黄人,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第10期马翠军: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71迁。合作方式变迁不仅是社会转型过程中

6、乡村在经源,使国家权力延伸至乡村内部;二是为乡村经济提济领域的应对,更是乡村在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供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营利导向;三是针对自身组织与管理方式不得不做出的调整,也就为广大普通农民提供能够分享农村经济发展收益的是说乡村组织方式的变迁与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转空间,从而增强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型紧密相关。在这一意义上,村民自治本质上也是无论从合作背景、合作形式还是合作内容上,20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冲击下乡村社会转型中的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合作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组织合作方式创新。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开启的村民自治以及以乡村集体资产为支撑的乡镇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基层政

7、治民主实践¨。它是工企业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一是由于传统伦理社会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社会秩序和权力的诸多因素,乡村内部很难形成适合现代工业化、市格局的一种破局和秩序再塑造,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场化的制度运作模式;二是乡村资源往往被基层政乡村社会组织形式与合作方式的创新,某种意义上府或与基层政府关系紧密的乡村势力所把握,并不也是基层社会组织与合作方式的革命,目的在于引能为普通村民提供普遍的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