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 (2)

1新闻两则 (2)

ID:36852434

大小:94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0

1新闻两则 (2)_第1页
1新闻两则 (2)_第2页
1新闻两则 (2)_第3页
1新闻两则 (2)_第4页
1新闻两则 (2)_第5页
资源描述:

《1新闻两则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资料助读1.作者链接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一生的著述丰富,选入中学课本的有《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长征》等。2.背景介绍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

2、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文体知识(1)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

3、篇报道及时的消息。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②报道迅速及时。③简明扼要。3.文体知识(2)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文体知识(3)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背景结语主体主标、引标、副标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4)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朗读课文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圈点课

4、文中的生字词。荻港()溃退()歼灭()要塞()díkuìjiānsài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横渡:均是:突破:溃退:歼灭:锐不可当:从与水流的流向垂直的方向渡过江河。渡,通过(江河等)。都是。均,全、都。作战时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打开缺口。败退。溃,溃败。消灭(敌人)。锋利无比,不可抵挡。3.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合作探究1、整体把握课文。2、语言精析。3、疑难解答。(1)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本文的标题只有主标,没有引标、副标。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

5、的信息。“百万大军”“横渡”的用语,表现了磅礴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1、整体把握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战线:长战况: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绩辉煌渡江作战兵力:多导语(2)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3)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电头(4)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几层?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

6、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2、语言精析(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越过)安庆、芜湖线,渡至(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共)渡过三十万人。……至发电时止(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加点词语能否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

7、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其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界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

8、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分析加点词语搭配的准确性)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突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3.疑难解答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