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ID:36755051

大小:64.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4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1页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2页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3页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4页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作者:余红梅,李雪锋,黄成虎【摘要】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及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单独香耖养胃丸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红霉素;香砂养胃丸糖尿病胃轻瘫(Dia

2、betic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腹胀、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单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繁多,中西药结合治疗成为新方向,多种中西药组合不断出现,我们尝试采用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既能改善胃肠功能,又能减轻药物副作用,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7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08年1

3、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51.6±12.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8年;有DGP病程0.5~3年,平均1.8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7~66岁,平均(49.1±11.6)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8年;DGP病程0.5~5年,平均1.7年。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具有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DGP临床症状,经B超行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均有延迟,并经胃镜检查排除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全部病例血糖监

4、测示空腹血糖4.5~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0~9.0mmol/L。两组间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降糖治疗同时给予红霉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哈药集团,0.3g/30万单位)0.6g加生理盐水250~500ml静滴,1次/d;香砂养胃丸(兰州佛慈制药,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对照组:降糖治疗同时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生产厂家及规格同治疗组)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7  3.疗效判断标准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后,

5、空腹8~12h以后,于2min内饮完温开水500ml,立即B超测胃最大截面积为初始面积,60min后,再次测胃最大面积为时相面积,再计算出胃的排空率,即胃的排空率=[(初始面积-时相面积)/初始面积]×100%[1]。显效:症状完全缓解,胃排空率>90%;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率在76%~90%;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胃排空率<76%。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  4.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摘要】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及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

6、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单独香耖养胃丸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红霉素;香砂养胃丸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7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

7、。临床常表现为腹胀、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单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繁多,中西药结合治疗成为新方向,多种中西药组合不断出现,我们尝试采用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既能改善胃肠功能,又能减轻药物副作用,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51.6±12.2)岁;糖尿病

8、病程3~15年,平均8年;有DGP病程0.5~3年,平均1.8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7~66岁,平均(49.1±11.6)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8年;DGP病程0.5~5年,平均1.7年。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