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

ID:36708814

大小:6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_第1页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_第2页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_第3页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_第4页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摘要】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5例,予以冬病夏治扶正法,以自拟补肺平喘汤(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橘红等)治疗。结果:痊愈率14.3%,显效率51.4%,好转率28.6%,总有效率94%。结论:冬病夏治扶正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其症状及发作的频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关键词】支气管炎慢性中医药疗法@补肺平喘汤治疗应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应用  自2001~2007年,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理,采用自拟补肺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35例,

2、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经X线和/或CT检查。其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病程3年以内者14例,3年以上10年以内者9例,10年以上20年以内者7例,20年以上者5例;年龄最小35岁,年龄最大82岁;慢性气管炎18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10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7例。51.2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X线和/或CT检查均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兼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体征。2治疗方法  以补肺平喘汤治疗。方剂组成:太子参2

3、0g,茯苓10g,炒白术15g,炙甘草6g,化橘红6g,半夏10g,胡桃肉10g,杏仁10g,桃仁10g,丹参20g,生地6g,熟地6g,山药9g。无明显阴虚者加附子6g,淫羊藿9g,补骨脂9g,菟丝子9g,阴虚明显者加黄精9g,天冬6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2次口服。每年自小暑起服药至立秋结束,平时在未发作阶段服用金匮肾气丸。连续治疗3年,随访3年。3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当年未再发作,舌脉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当年急性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易控制,舌脉基本恢复正常;好转

4、:主要症状改善,当年急性发作次数减少或减轻,易控制;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53.2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痊愈5例,占14.3%;显效18例,占51.4%;好转10例,占28.6%;无效2例,占5.4%。总有效率94.3%。4病案举例  张某,男性,70岁,因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发作12年于2002年7月1日来我院门诊求治。诊见:咳嗽反复发作,咳痰,色白、质稀、量少,气喘、活动后加重,头晕,心悸,畏寒腰酸,肢体沉重,神怯汗出,纳谷不香,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舌淡,脉沉细无力。查体:精神萎顿,面目浮肿,唇甲紫绀,桶胸,两肺呼吸音低,散在哮鸣音,两肺

5、底可及细湿罗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浮肿。每年冬春季节发作,给予静脉输液治疗能控制病情,近3年出现气喘明显,活动后加重。查血常规WBC9.85×109/L,N0.83,L0.17。X线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辨证为肾阳虚衰,缓则图本,时适小暑,遵前贤春夏养阳之意补肺温肾,方选补肺平喘汤。方药:太子参20g,附子6g,淫羊藿9g,补骨脂9g,菟丝子9g,茯苓10g,炒白术15g,炙甘草6g,化橘红6g,半夏10g,胡桃肉10g,杏仁10g,桃仁10g,丹参20g,生地6

6、g,熟地6g,山药9g。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连服1月,之后服用金匮肾气丸。当年冬季及次年春季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次年及第三年自小暑起至立秋结束继续服用上药。随访至今每年发作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5讨论5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现代医学只能在发作时予以控制感染,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  《景岳全书·咳嗽》云:“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脏,此肺为本而脏为标也;内伤之

7、咳,先因伤脏,故必由脏以及肺,此脏为本而肺为标也。”因此在合适的阶段与时机,采用补肾法可以提高疗效。笔者认为,以下3个方面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首先,处理好标与本的关系,即发作时治标,待感染或痰量减轻、减少时扶正;其二,防治结合,即在慢性支气管炎好发季节前1~2月即开始用扶正药物预防;其三,扶正以温药为主[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5夏季乃阳气旺盛之时,人身之阳气得天阳之助,有驱邪于外之机,故采取在三伏天助阳扶正,取其同气相求之机理,收复耗散之正

8、气,消除体内残留之邪气,使正气渐复,阳气渐旺,抗病能力增强,以祛除肺中固留之寒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4]。方中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补肺脾之气,化橘红、半夏合茯苓化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