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

ID:28344369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_第1页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_第2页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_第3页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观察李宏1宋大彬2(1四川泸州市泸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105)(2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屮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脾肾虚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党参30g、黄芪20g、熟地12g、五味子12g、补骨脂12g、桑白皮12g、陈皮12g、茯苓12g、紫苑12g、冬

2、花12g、百部12g、丹参15g)治疗。结果300例患者对比其治疗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加用加减补肺汤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屮推广应用。【关键词】加减补肺汤;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88-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阻,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吸入导致的异常炎症有关,对肺部伤害很大,而严重者,也可能损伤

3、其他器官,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1],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肾虚证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脾肾虚证患者300例,具体研宂报告如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脾肾虚证患者300例,观察组150例,年龄44〜80岁,平均(55.2±9.8)岁,病程为7〜12年,平均病程(9.1±1.2)年;对照组150例,年龄46〜78岁,平均(54.7&p

4、lusmn;10.3)岁,病程为8〜15年,平均病程(9.8&pluSmn;2.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如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以及艽他辅助性的药物,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减补肺汤中药内服,其主要成分是:党参30g、黄芪20g、熟地12g、五味子12g、补骨脂12g、桑白皮12g、陈皮12g、茯苓12g、紫苑12g、冬花12g、百部12g、丹参15g,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月。1.3观察以及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比

5、较。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及气短等症状作为积分总和,若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即为痊愈;若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明显得到改善,证候积分减少率〉70%即为显效;若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均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率〉30%即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均无改善,其至是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30%即为无效。治疗冇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

6、;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研究中我们选取的300例患者,对比其治疗奋效率可知,观察组总奋效率高达94%,对照组总奋效率为8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详见表1。表1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1.讨论根据以往研宄资料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吸入导致的异常

7、炎症有关,对患者肺部损伤极大。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西医用药减轻患者症状,长期家庭氧疗以及教育患者远离污染环境等方式来进行病情控制。患者在患病后,如不及吋、科学地控制患者病情,有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胃溃疡、睡眠呼吸障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因此在临床上,注重对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控制尤为重要。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单纯肺气虚或脾气虚至肺脾肾虚,其中,在临床中比例较大的是肺脾气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痰饮”

8、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贯穿整个病例过程,病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