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

ID:36584882

大小:55.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2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_第1页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_第2页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_第3页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_第4页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教学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我们知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读者,人们大都会因为夕阳西下黯然伤神;朱自清反弹琵琶,写出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样的佳句,变换了立意角度,改变了原诗中消极的情绪,令人耳目一新。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本节课我们就探讨“如何巧妙立意,让主题个性化”。   

2、  三、方法的探寻     (一) 探讨从实立意和从虚立意         大屏幕出示:灯光,让学生回答由此可以想到一些什么?        1.学生各抒己见:灯塔、路灯、车灯、老师办公室的灯光、泥泞路上的灯、希望、温暖、光明等等。        2.师:同学们由灯光想到的内容其实就是在给“灯光”这一事物立意,想一想,刚才同学们的立意可以分为哪两类?        3.学生各抒己见,分为两类①一类事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类事物是抽象的。        ②一类是具体的事物,一类是这些具体事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小结:

3、现时生活中,有些事物是具体的,有些事物则是抽象的。灯塔、路灯是具体的,希望、温暖、光明是抽象的。由具体的事物引发思维进行立意叫从实立意,由抽象的事物引发思维进行立意叫从虚立意。     (二)探讨顺向立意        1.教师举例: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让人喜悦       2.教师提问:树叶飘零,鲜花凋谢会让人怎么样?提示:这是在写什么景?——秋景         师:有句诗词说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见到树叶飘零,鲜花凋谢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生:①悲凉②感伤③惆怅     师:触景生情,这是自然之

4、道,天之常理。而且,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让人喜悦;树叶飘零,鲜花凋谢让人惆怅也是人之常情。       3.学生活动:按上面的思维方式,想一想由下列的人物、事物,景物你想到了什么?昙花一现——     仙人掌耐寒——     三国人物诸葛亮——     鹦鹉——       (1)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进行口答。       (2)师问:上面的立意有什么特征?       (3)学生各抒己见。     4.教师进行小结: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确立文章的中心,这就叫做顺向立意。     (

5、三)探讨逆向立意       1.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同学们一定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般人认为应捞人,而司马光却从先砸缸放水做起,顺利地救出了小伙伴。你们还有这样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凡事打破常规,从单向、封闭、僵化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有时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出示:      东施效颦——有模仿才有创新。        良药苦口——良药未必苦口        敝帚自珍——蔽帚不必自珍       

6、 持之以恒——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1)讨论以上几个立意的特征     (2)学生各抒己见①打破常规,与人们通常的看法不一致。        ②从人们通常的观点看法的反面进行立意。        ③与人们通常的看法逆着。       3.教师进行小结: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让思想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观察事物,思考事物,这就叫逆向立意。     (四)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本节课你

7、都学到了哪些关于文章立意的知识。         1.学生陈述自己的认识。     2.师进行小结,出示幻灯片,明确作文立意的方法。     (1)由表及里,由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     (2)转换角度,突破定势,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查和思索客观事物。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     四、出示教师下水文,方法引路。     作文要求:      常言道:有生有落是正常的日,有圆有缺是正常的月。曾有多少人赞美过月亮,又有多少人对月伤怀。请以“月”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1.学

8、生读作文要求。     2.看到了“月”你想到了什么?     3.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的立意是:残缺也是一种美。下面老师就把自己写的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老师的下水文对你在文章立意方面有哪些启示?     残缺也是一种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读着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我忽然意识到:团圆人人向往,残缺也未必不是一种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