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47496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信息化技术教学设计漫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化教学设计漫谈[内容摘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安排数字资源,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的优化设计,呈现助教和助学两种设计方向,其核心是评价的多元化和信息时代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一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可见,基于学习者的认知思维习惯与已有经验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着眼于培养学习者
2、的学科知识习得→内化→迁移运用;培养学习者的信息处理→个性化学习→互助探究→共同成长;培养学习者的发现→质疑→创新思维;……这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教学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为初阶目标,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为长远目标。这也是未来教师为适应未来教学而应该做的准备。一、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和指导:学习的过程也是意义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就学习内容4、疑问进行协商、对话。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
3、践,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生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即知识的习得杨开城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一种范式和两种取向中国电化教育20043。这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提供了可循之规:信息化教学设计正是根据这种知识的哲学观,改变传统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形成上来——事实上,近年来涌现的任务驱动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研究型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都无一不是这种关注焦点转移后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模式。而信息技术工具又“可以在一个学习者
4、的最近发展区中提供模型、高级思维的机会和对元认知的引导”戴维·乔纳森著,高文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说,技术被用来促进理解。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种方向2014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座谈会上,郭局长提出南通将“围绕‘两线三段’(教师线、学生线,课前段、课中段、课后段)组织智慧教育资源开发,集成国际、国内领先的设备技术搭建智慧教育体系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P12”其中“两线”从狭义理解,其实是信息化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设计方向:“教师线”——基于教师预设性教学策略要求出发的教学模式,所有的资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安排,课堂的教学呈线
5、性展开,学习者的活动围绕教师的预设有序进行,学习流呈现较强的封闭性。4可以简称为“助教式”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图18助教式教学设计实施流程知识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组织形式教学目标在“教师线”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指向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归宿。所有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结构化的安排与取舍,提倡与重视从教学模式出发对教学进行系统设计,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实现“教得轻松,教得有效”——助教式教学设计中知识点、教学目标均由教师(教参)决定,而学习者在学习教程中生成性问题与合作探究往往被压缩甚至忽略贾卫红,贾丽红,罗杰
6、斯的教学理论与我国教学改革,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9):6~7。上世纪90年代始伴随计算机技术日益强大的功能,各学科多媒体课件被教师大量开发,课堂教学的硬件技术日新月异:投影仪、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电子黑板)为助教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的课堂教学条件。微观世界与仿真教学的模拟课件(软件)的开发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立下汗马功劳,与之相伴的是基于ASP语言的在线测试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较有代表性的有“考试酷”(http://www.examcoo.com),号称百万中小学题库的魔方格(http://www.mofangge.com);两者
7、都以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为侧重点进行设计,实质还是秉承了应试教育的大旗,支持教师对试题的添加与编辑,上传视频、音频及ppt课件。4“学生线”是,以下简称基于策略膜式的教学设计和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如图一所示,它们各自的特征如下自1998年始,笔者在陆踊校长的引领下,参与当年在我举行的首届江苏省首届CHO教学展示,使用Auothwer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国古代的建筑》,从此着迷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自学FLASH软件,制作20多个课件,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