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27530
大小:6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提高DKA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我院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析其各种临床症状,依据各项实验室检查,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愈27例,治愈率90.00%;死亡3例,死亡率10.00%。结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应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去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综合治疗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
2、重症之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据国内外报道,约占糖尿病住院病的14%左右,有报道其病死率约为1%~19%,欧美为5%~10%,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DKA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68岁。平均57岁。其中l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21例;有糖尿病病史者20例,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病程3-12年,其中4例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2诱发因素:感染18例,饮食不当1例,糖尿病治疗不当,自行中断或减少药物6例,无诱因5
3、例。51.3临床表现:均伴有多饮、多尿、乏力伴食欲减退,有深大呼吸、咳嗽、等症状者13例,有弥漫性腹痛、腹泻等症状者7例,恶心、呕吐者12例,有意识改变或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者8例,发热18例,脱水征21例,呼出气体有酮味15例。1.4实验室检查:尿糖及尿酮体均为强阳性.血糖16.8—40.3mmol/L,血钾2.6—5.7mmol/L,血钠114—13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3.7~18.4mmol/L,pH<7.35;血氯80~120mmol/L、血尿素氮8例高于正常范围,为8.3~15.6mmol/L、
4、血渗压283~312mmol/L。1.5误诊情况:误诊14例,其中急性胃肠炎2例,消化性溃例、胆道感染2例、,急性肠梗阻1例、病毒性脑炎1例。1.6临床治疗:所有患者采取综合治疗:①补液,鼓励患者饮水,中、重度DKA患者采用静脉输液联合胃肠内补液,若无心力衰竭,在2h内应补l-2L,第1个24h输液总量4-5L,严重脱水者可达6-8L。胃肠内补液量和静脉补液量各占50%,先用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则改为5%葡萄糖溶液静滴,每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对有心肺肾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②控制血糖,采用微泵小
5、剂量泵入,设置基础量为0.1u/(kg.h),持续注射胰岛素,当血糖降至13.9mmol时,基础用量改为0.5U/(kg.h)I待血pH正常,尿酮转阴后,重新设置基础量,即将全天胰岛索用量的l/2作为基础量,另外l/2作为餐前负荷量治,每1-2h检测血糖每12h复查尿酮1次,直到尿酮消失,依据酸中毒轻重每12~24h复查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pH值,重症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③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去除诱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常规补钾开始的2—4h每小时补钾1.0~1.5g,但也要注意尿量及血钾的变化,严格遵循宁酸勿碱的原则,
6、积极治疗并发症[2]。2结果15例患者在入院后的24h内血糖即降到6.5—9.8mmol/L,尿糖和尿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已纠正,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其余12例,在入院后第3-7天时血糖、尿糖、尿酮达到正常。部分患者继续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部分患者持续口服降糖药治疗。死亡3例,其中循环衰竭2例,感染1例,死亡率10.00%。3讨论DKA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极度缺乏胰岛素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曾经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3]。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医疗条件的改善,DKA的病死率
7、已明显下降.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疗手段,特别是个性化的治疗原则,专病专治,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DKA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4]。在临床诊断中,患者出现的急性腹痛、恶心、呕吐易被误诊为急腹症。如果昏迷等症状,可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脑血管意外等,所以为了防止误诊,在临床诊断中,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渴、乏力、纳差等症状,要对患者行尿酮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存在,以明确诊断[5]。5由于DKA患者容易出现严重脱水,进而导致脑功能紊乱以至昏迷。而且,脱水状态下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8、因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补液,纠正脱水状态,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补液多少要视患者的脱水程度、血压、尿量、心功能状态、年龄等具体情况而定[6]。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应注意输液速度,有条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不能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