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19176
大小:5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角边》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角边》说课稿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龙清炉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说课内容: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九章第二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第二个课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角边》.图形的全等是图形相似的一种特例,是今后学习图形相似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以前各章中数学说理与逻辑推理的继续,是理性思维的一次飞跃.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边角边”内容及运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②
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2)技能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并能运用边角边的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难点:(1)构造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2)“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辨析.二、说教法本节课主
3、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规律的发现及应用,因此在课题教学中我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另外,课前让学生准备直尺、圆规、剪刀、卡纸等教学用具,同时我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直观教学,有效的营造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情境.三、说学法新课标的精神是要改进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主要采用“探究
4、式和应用式”的学习方法.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把两根钢条的中点连在一起,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如图,要测量工具内槽宽,只要测量什么?为什么?[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生活中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生活实例,有效地营造了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探索归纳、发现规律(二)探索归纳,发现规律借助图形探究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回到引例解决问题(三)探索归纳,发现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活动1:探究同
5、一个三角形中两边一角的位置关系.提问:三角形中的两条边与这个三角形中的一角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两边及其夹角)(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一)探索归纳,发现规律-----借助图形、探究规律活动2: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这两条线段为边,以这个角为这两条边的夹角,画一个三角形. (1) (2)步骤: 1、画一线段AB,使它等于4cm;2、画∠MAB=45°;3、在射线AM上截取AC=3cm;4、连结BC.△ABC即为所求.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其他同学所画的三角形相比较,它们全等
6、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画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边角边可判定三角形三全都的初步结论,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归纳与解决问题能力.用运动变换方法给同学们演示(flash演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用运动变换的方法证实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判定方法,通过学生操作感知、教师引导探究,学生尝试总结概括,媒体辅助攻破难点,成功地实现了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突破.提问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由此可得到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简便方法:
7、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或(边角边).条件: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指定范围在△ABC和△DEF中,∵AB=DE,摆齐根据∠B=∠E,写出结论BC=EF,∴△ABC≌△DEF(S.A.S.).注意:在书写过程中注意对应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一)探索归纳,发现规律-----借助图形、探究规律填一填1、如图1,AC=DF,BC=EF,(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使△ABC≌△DEF;2、如图2,B
8、C=BD,∠ABC=∠ABD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3、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证明:在△AOB和△DOC中∵AO=DO(已知)______=________()BO=CO(已知)∴△AOB≌△DOC()[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系列的图形变换类型的题目,包括旋转变换和翻折变换,让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在练习中提高,在应用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题目由学生独立分析解答,运用课件验证学生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探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