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508708
大小:1.7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关于岭南地域特色的探索_赖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3期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3.No.32013年6月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Jun.2013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关于岭南地域特色的探索赖瑛,郦伟(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岭南建筑师坚持不懈地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寻岭南地域特色,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岭南建筑学派。三代岭南建筑学派的代表人物夏昌世、莫伯治、何镜堂从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和建筑意境三个方面对岭南地域特色的探索,发生了由表及里至核的转变与升华,而建筑师们自身的建筑教育背景及所处的社会
2、环境是影响这种转变与升华的关键因素。关键词: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地域建筑;岭南建筑特色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13)03-0112-07当被称为“建筑界最具中国传统文人特质”的王澍因其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而获得世界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后,当象征中华崛起的东方之冠矗立黄浦江畔传达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之际,关于传统文化之于建筑创作、地域特色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和建筑师们的讨论与思考。而在半个多世纪来的岭南,建筑师们通过几代
3、人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寻[1]地域文化与特色,塑造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性格、文化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的“文化地域性格”,留下和正在创作经典的作品,从而形成国内知名的岭南建筑学派。这是一个以师承、地域、和问题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相近建筑理论和学术观点的学术群体,其形成的典型标志是一致的建筑追求、共同的学术主张、开拓创新的[2]建筑实践、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传承发展的建筑师群体。六十余年来,以夏昌世、莫伯治、何镜堂为杰出代表的岭南建筑师,对于岭南地域建筑创作中无论是在建筑技术、亦或建筑艺术乃至建筑意境等方面由
4、表及里至核的追求与探索都在不断地发生转化与升华,而这种转化与升华必然与建筑师们自身的建筑教育背景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1建筑技术的升华:以遮阳技术为例建筑技术伴随着整个建筑史的发展。由于气候、自然地貌、生产力等的差异而导致地域建筑技术的差别,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地域建筑。当代岭南建筑学派自其形成以来不断地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来解决传统建筑长期以来面临的诸如气候等形成地域建筑特色的重要因素的问题。1950年代,战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重建与新建活动,传统材质、形制、工艺的砖木建筑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5、脚步,钢混框架结构的建筑大量兴建,如何运用现代技术,使现代建筑不仅宜居、而且保持地域特色成为早期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师如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的陈伯齐、夏昌世等教授致力探索的方向。早在1958年,陈伯齐在提出反映岭南地区特点的建筑风格与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亚热带建筑研究室(为我国建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重点研究南方住宅建筑的隔热通风等问题,自此对地域建筑的探索成为该学院的重要传统。“夏氏遮阳”是岭南建筑师针对岭南炎热气候而采取的防热创举。在岭南气候以“湿、热、风”为特征,其
6、中又因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炎热时间长达7个月左右等客观原因,而使“防热、遮阳”成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岭南建筑为砖木结构,墙体厚重且多用隔热性能强的双隅或三隅中空青砖墙,外墙开窗少、开窗面积小,屋面瓦片轻薄,白天吸热少、升温小,同时瓦片散热快,傍晚时瓦面迅速降温。而在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屋顶多采收稿日期:2013-05-11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1601)作者简介:赖瑛(1973-),女,江西石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第3期赖瑛等:当代岭南建筑学派关于岭南地域特色的探索
7、·113·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大,吸热多、升温快,外墙多为填充墙,较传统建筑薄,开窗多且面积大,吸收天空辐射热面积大、时间长,室外各种热量易传入室内,尤其是西向墙体。针对这一问题,夏昌世教授通过摸索,创作了窗口的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综合式遮阳(图1)和平屋顶的连续拱遮阳两种早期岭南现代建筑这样构件。“夏氏建筑遮阳”解决了多层建筑混凝土平屋顶的隔热防雨问题以及窗口遮阳与采光之间的矛盾,并为建筑[3]立面增添了技术美,使岭南新建筑表现出一种“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气候现实主义新风格。1958年夏昌世在《建筑学报》发表《
8、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一文,系统总结了岭南地区现代建筑与岭南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现代建筑创作手段,但同时由于空调、电力等现代科技设施的使用,传统的通风、采光、防热等问题似乎已不再是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