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79332
大小:488.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俄汉语深浅空间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9年8月第28卷第3期中国俄语教学PyCc咖冠3bⅡ(BKMTAEABrycT2009r.T.28№3俄汉语“深/浅"空间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哈尔滨师范大学张志军剥、敏庆提要:本文首先对俄汉语中“深/浅”空间维度的概念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借助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俄汉语中“深/浅”维度由空间域向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关系域及程度域四个目标域映射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人类对物理空间的共同体验,俄汉语中“深/浅”空间维度在跨域映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不尽相同,空间概念在隐喻性地构筑其他概念方面确实也存在
2、一些跨语言的差异。关键词:俄汉对比、“深/浅”空间维度、认知视角、隐喻[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10(2009)03一0044一05O.引言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认知语言学属于解释型语言学,坚持体验哲学观,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系统,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意义,因此语言的意义应该从人的感知体验和一般认知规律上寻找解释。由于空间观念在人类认知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语言的空间系统自然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将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就俄汉语“深
3、/浅”空间维度概念特征及其跨域映射情况进行认知对比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汉语中表“深/浅”维度的主要是单音节形容词,即维度词“深”、“浅”,在俄语中相对应的是“rJIy60KH蟊”、“MeJI·KlIii”.《现代汉语词典》对“深”的第一条释义是“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对“浅”的释义是“从上到下的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1094)我们参考了“TclJⅡ{:∞b亩c皿。髓pbpyccKoroⅡ蚴",得到嘶K曲的第一条释义是“从上到下,从表面到底部或到某点的距离大”。M唧螽的第一条释义是“细小的”
4、,只有№JⅡ【H蠡的第7条释义表示“浅的”。(0)KeroB,山Be皿。髓2000:349)在对“深/浅”维度概念隐喻性地构筑其它概念分析时,我们主要对上述两对词进行分析。1.“深/浅”的空间维度特点及其概念特征clark(1977)指出,在自然界中,有的空间维度是由重力界定的,这一维度就是垂直维度。“深/浅”属于垂直维度。在自然界中有一个天然的参照平面,即地面。当人们描述空间关系时,利用重力和地面这两个感知常量是比较方便的。“深/浅”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由上向下。与之密切相关的维度是“高/低”维度。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深/浅”的维度特
5、点,我们将二者的特点对比如下:维度所属的与地面的维度获得的类型坐标轴参照面方向性位置关系难易趋势由低向高与重力方向相反高/低垂直轴地面在地面上方难度加大(由下向上)在地面由浅入深与重力方向相同深/浅垂直轴地面下方难度加大(由上向下)任永军认为:之所以能区分出两组这样相反的维度(‘深/浅’维度和‘高/低’维度),是重力在地面上方和下方对人们的影响显著不同造成的,也与地面上方和下方的严重不对称有关,地面的上方主要是虚空的,下方主要是厚重的陆地和海洋,人往上移动要克服重力,向下移动或者受到陆地的阻挡,或者要受到重力的吸引而容易跌落进具有[一实体]的海洋或深坑中受
6、到灾害,这种不同是形成我们对高低、深浅认知的不同的经验基础。(任永军2000:25)与“高/低(矮)”维度不同,“深/浅”维度表示的事物往往要求具有容器的特征,至少是心理上的。该容器具有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且从上到下是一个深化的过程,它有一定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其他事物。任永军认为,由于太阳是位于地面的上方而非下方,太阳比较容易照射到地面以上的地方,·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汉语时空范畴的对比研究”(08BYY077)及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53一NCET-009)的阶段性成果。44万方数据张志军孙敏庆俄汉语
7、“深/浅”空问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而不易照到地面以下的地方,这使“深/浅”维度又具有了“非易视性”。(任永军2000:26)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深”的概念在人们的认知世界中具有“非实体性”、“可容纳性”、“非易达到性”、“非易视性”的特征。这些概念上的特征是“深/浅”在由空间域向其他目标域映射的认知基础。2.“深/浅”空间维度跨域映射的隐喻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家hkoff和Johnson在其重要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是
8、隐喻方式的。”(LakoffG.&JohnsonM1980:14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