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70517
大小:64.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教师专业成长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专业成长交流材料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说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我校自开学至今做过了一下工作: 一、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整理成败得失如果只埋头教书,从不反思写作,从不整理自己的成败得失,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个教书匠而已。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坚持个人反思。在中心校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每位教师都在进行: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教育教学一周反思”是在中心
2、校的倡导下,我校每位教师从1、本周阅读收获,2、本周听评课收获,3、本周的教育教学工作,4、本周心目中的师德标兵,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以文字形式呈现,并上报教导处批阅,这样的活动自去年以来始终就没有停止下来过,教师们从中也收获了很多,增长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二、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读书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的知识性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还是对教师专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知识性是通过广
3、博的阅读获得的。因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教师所必须的知识,才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另外,10月份我们学校倡导所有老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给教师的建议》,在11月9日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读书这件事,是老师成为一个有思想行教师的重要途径。与经典为友,就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它可以给教师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人文修养和艺术美感,形成饱有学识的智者气质,进而促进教师成长。三、教育教学集体教研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举措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
4、技能上互补互促、互激互进。我们学校的集体教学研究应该以下面的步骤进行:本学科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审核、定稿备课组长上交油印室,印制下周的导学案,印完后上交教导处备课组长安排主备课教师提前一周备课(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备课组长在下周上课之前发给本年级的任课教师学校教务主任审阅、核查这一学科下周的导学案这样我们的集体教学研究才会进行下去,我们的集体教学研究才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分工合作,减轻了教师忙于备课的压
5、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反复修改。四、以教学赛课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学校定期开展多种评优评先和教学比武活动,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提升专业成长动力。徐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就我们每位教师而言,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位教师在导学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就学校教务处而言,以“导学法”教学的基础上,给老师搭建一个平台,开展“课堂教学赛课活动”,建立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领导
6、小组,依据校情,认真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深入贯彻学习“导学法”理论,要切实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围绕我市的“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观摩,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我校和实验中学“联姻”,深化“两课”建设,双方通过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狠抓课堂和课程建设,实验中学继续深化“三五三”学研式课堂模式,探索分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孟庄二中在“导学法”基础上推进课堂模式“一帮一”探索模式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授
7、课能力五、中心校组织交流会,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10月19日和10月31日,在中心乔校长和高主任组织下,我镇初级中学分别进行了集体研讨备课组长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和学校校长,主任级的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交流活动,这样的交流有利于给青年教师提供有力的学习环境和业务专业成长的支持,一个青年教师只要走“教、思、研”的道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就能使平时的一线教学工作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六、学校倡导“拜师仪式”,有“师傅”带领“徒弟”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成长。采
8、取师徒结对的优良传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师傅们的不断指导,徒弟们的不断总结、听课、思考,促进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成长在课堂教学,教师的成长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通过师徒结对展示课的活动,锻炼了青年教师如何处理好教材、如何把握好学生生成的能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