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

ID:36445246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_第1页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_第2页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_第3页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_第4页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亚一中-伏娟-缘景明情教案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鉴赏之缘景明情三亚市第一中学(572000)伏娟教学目标:1.分析诗歌的意象,描绘出具有意境的意象。概括意境特点。2.分析诗歌的感情,能说出诗歌表达的具体感情。3.找出景与情之间的关系,确定表现手法。4.能解答相关诗歌鉴赏类题目。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以两幅图片导入:图1:一只蝉落在一片翠绿的树叶上,给人热闹生机之感图2:如山水画,苍茫的江面上,一舟一人在群山掩映下显得孤寂冷清又超脱独立。总结:这些景象只是大自然景观的冰山一角,却能引起我们新鲜的感受,或欣喜愉悦或落寞忧伤。而自古及今的诗人也发现了自然界这些虽则无语却意无穷的景物,于是景

2、物纷纷进入诗歌,而我们就可以透过这些景物,得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鉴赏之缘景明情。二、何为缘景明情?景: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即意象。意象是诗歌外在表现形式,感情是意象的最终目的。缘景明情即沿着景这一表现形式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三、如何缘景明情?缘景:1.找出意象2.关注意象修饰词(犹以形容词和动词为主)3.归纳意境特点如:锦官城外柏森森。柏为意象,森森为修饰词,意为高大茂密。营造了肃穆宁静的气氛。明情:1.标出感情词及感情原因词句,归纳诗歌表达的感情。2.寻找景情之间的关系,确定表现手法。常用手法如: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反衬)如

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情为:不堪回首。是痛。情因为:故国。表达感情就为亡国之痛。而月明为景,月色皎洁却引发亡国之痛,可见是乐景衬哀情。总结:所谓缘景明情就是要从景-境-情-法着手鉴赏诗歌。四、小组合作赏析:1.齐读诗歌依照缘景明情的方法即(景-境-情-手法)步骤来合作赏析《夜归鹿门歌》。学生讨论作答,老师点拔概括。参考:2.隐居之景:(山寺)钟鸣(鹿门)月(烟)树(开)7岩扉(松)径(长寂寥)(重点分析:开,对于暮霭笼罩的树林来说,开是暮霭渐渐消散,而树影清晰可见,更可见月色清明,朗照林间。更见环境之明净幽静。松则点明归隐的志趣,可令人想到“三菊就荒,松菊犹存”句

4、。)意境特点:清幽明净表达感情:余亦乘舟归鹿门。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分析:归,鹿门是诗人心灵的归宿。忽写出沉浸美景之久,写出对隐居生活的喜欢悠然。惟有写出超脱之感。幽人则表明归隐的志趣。自来去则显自由无居)概括:表现诗人隐居的超脱自得之志趣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总结:如此清幽明净之景表达的是超脱自得之归隐之乐。)3.世俗之景:(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意境特点:热闹喧哗表达感情:表现世人归家之急切。表现手法:反衬。与归隐的悠然自得形成对比,衬托隐逸之乐。4.齐读诗歌。点评总结:孟浩然诗之景之情平淡朴实,如一杯清茶,需细细品味,如一抹微云,一

5、次飘过总能留下些许痕迹令人回味悠远。第二课时一、回顾缘景明情的方法。二、学习《旅夜书怀》1.齐读诗歌2.小组合作赏析:依照缘景明情的方法即(景-境-情-手法)步骤来合作赏析《旅夜书怀》。学生讨论,老师点拔。参考:景:首联:(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特点:凄清孤寂壮阔雄浑表达感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达诗人心中的壮志犹存却志不得抒的悲愤。及漂泊无依又感孤独渺小的羁旅愁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总结景和情,看手法。)(分析:《唐诗别裁》:“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

6、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注:经济:经世济邦。论事:对政事直言。)“7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正显出诗人悲愤的心情。)1.点评总结:杜甫的诗尤壮景壮情,令人顿生敬意,他胸怀之广总让人倍感壮阔豪气,那一份经世济国的襟怀,总是令人想到伟大二字,任凭岁月冲刷,他依然和他的诗一般岿然不动。2.再读悟情一、学以致用:高考题型探究1.缘景明情是立足于诗歌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我们要把景-境-情-手法内化为鉴赏诗歌的习惯,这样也许很多时候赏析或做题就能事半功倍了。当然应

7、该说,这也是最快捷最易学而又与考试密切相关的方法。但在许多时候缘景明情并不能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要学会将我们今天学到的缘景明情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也许我们就看到了诗人的内心,悟到他的情怀。2.今天我们用缘景明情的方法分析孟浩然和杜甫的诗,我们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赏析第二单元的其他诗歌,如《菩萨蛮(其二)》、《扬州慢》、《长相思》。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解答高考题。高考练习一(09年海南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