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40041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读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摘记吴广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摘记1.思维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对于本能、欲望和惯例的奴性的屈从,然而,思维的力量也给我们带来谬见和错误的机会和可能性……科学的思想史也表明,一种错误的理论一旦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便宁肯花费心思用另外的错误事实来支持这一错误的理论,而不愿意放弃它,沿着新的方向去探索。思考:思维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思维的作用也是把双刃剑,正确且有价值的思维习惯需要人类理智和科学的控制。2.兴趣的歧异是有效思维的大敌。不幸的是,这种兴趣歧异的现象在学校中是屡见不鲜的。一个学生对于教师、对他的书本和功课,表面上、形式上能给予注意,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关心对他更有吸引力的事情。他用耳朵
2、和眼睛表示他的注意,而他的脑子却被当时吸引他的那些事情占据着。他感到学习是出于被迫无奈,因为他要背诵、要通过考试、要升级,或者希望博得教师或家长的欢欣。可是教材本身对他并无吸引力。他的学习不是一直向前和一心一意的。这一点在某种情形下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但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却是非常严重的。这种习惯或态度一旦形成,对于良好的思维是非常不利的。 当一个人被课业所吸引时,这门课业就会引导他前进。他自然而然地能提出问题,种种假设会涌上他的心头,进一步的研究和阅读也就相继出现。他再也用不着花费力气控制心思专注于课业(因为精神分散削弱用于课业本身的力量),教材就能抓住他的心思,鼓舞他的心智,给予
3、其思维行进的动力。思考:作为教师,怎样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专心于一事,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真诚热情的态度乃是一种理智的力量。一位教师若能,就能取得成功,任何公式化的方法,不论它们如何正确,都不能奏效。 c.责任心(responsibility)。责任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道德的特质,而不是一种理智的源泉。思维的集中和一贯正是良好思维的实质所在。所谓理智的责任心,是考虑到按预想的步骤行事所招致的后果;它意味着愿意承受这些合乎情理、随之而来的后果。 当大量课业或支离破碎的事实充塞学生头脑,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衡量所学内容的意义时,也会出现思想混乱的现象。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
4、,必须减少些课业,减少些传授的事实,要增加一些训练思维的责任感,透彻地认识这些课业和事实究竟包含着什么内容。7.个人态度与思维意愿的关系(三心) 上面提到的三种态度:虚心、专心或专一的兴趣、考虑到后果的责任心.有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思考每一件事;也没有人能够不具备有关的经验和知识去考虑任何事情。 我们需要铭记在心的是,在教育目的上,不能把一般性的抽象的逻辑原理和精神上的特质分离开来,把二者编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第三章 思维训练中的天赋资源 一、好奇心交互作用是一种给予(give)和取得(take)的过程,它作用于周围的事物,又从周围事物那里收回某些东西──印象和
5、刺激。这种交互的过程便组成了经验的框架。我们也有种种向四处伸展的倾向,要有新的接触,寻求新的事物,力图改变旧的事物,像沉醉于过去的经验一样,为了取得新的经验而沉醉于现时的经验,并且不断主动扩大经验的范围。这些各种不同的倾向,概括起来便是好奇心。沃兹沃斯的诗句特别适用于儿童: 有眼不能不看, 有耳不能不听; 身体感知万物, 不由意志决定。 对成年人说来,许多这类接触已经完成了;成年人本身默认了这种常规,他们陷入了经验的种种格式之中,并对这些格式安之若素。对儿童来说,整个世界是全新的;在每次新的接触中,都有使健全的人激动的某些事物,并且使人热衷于探究这些事物,不是单纯消极地等待和忍
6、受。它是扩展经验的基本要素,因而,它是形成反省思维的胚芽中的最初的成分。 1.好奇心的三个等级或三个水平 (1)好奇心的最初表现是同思维无关的。它是一种生命力的过剩,一种有机体能力丰盛的表现。 (2)在社会刺激的影响下,好奇心发展到较高的等级。 (3)好奇心超越了有机体的和社会的水平,升华为理智的行为。教育者(不论家长或学校教师)最为紧要的问题是,利用有机体身体方面的探查的好奇心和语言方面的提出问题的好奇心,求得理智的发展。 2.好奇心是怎样消失的 如果不引导好奇心进入理智的水平,那么好奇心便会退化或消散。培根说,为了进入科学的王国,我们必须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他的这个说法正是提
7、醒我们需要有儿童的虚心和灵敏的好奇心,同时也提醒我们,这种天赋的素质容易消失。某些好奇心的消失是由于淡漠或不经心;另一些好奇心的消失是由于轻浮草率。对许多人来说,好奇心表现为对本地区街谈巷议和邻人们幸运美事的兴趣。教师很难期望激发甚至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的任务莫如说是提供材料和条件,使生物性的好奇心被引导到有目的、能产生结果的、增长知识的探究,使社会性的探索精神转化为向别人求教的能力,一种不仅向人求教、同时也向书本求教的能力。教师必须防止儿童的没有积累作用的一连串的单纯刺激,以免使儿童或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