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ID:36314152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9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_第1页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_第2页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_第3页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_第4页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生命的自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源自:李桂春对基础教育而言,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定精神,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再加上风起云涌的线上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渗透,将诸多学校和教师一下子推到了教育改革的风头浪尖之上。面对这样的形势,教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呢?是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坚守自己固有的传统和习惯,还是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是等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出指令,还是审时度势主动实践?……教育改革的真正起点不是体制和制度,不是课程和教学,不

2、是策略和方法,而是价值取向。教育改革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就在于我们对现有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和再造。这让我又想起了李政涛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一书。在这本书中,李正涛说:“如果教育改革是一片汹涌大海的话,价值取向就是海面上的灯塔。让参与其中的人,能够在灯光的照耀引领下前行,让改革的每一项具体措施,都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转化为校长和教师的日常行为。”一、生命自觉叶澜这些年坚持不懈地倡导“新基础教育”,并为此提出了“生命自觉”的核心价值观。李政涛认为,“生命自觉”不仅仅属于“新基础教育”,也应该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价值

3、取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生命自觉的人,至少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有这种自觉的人,对自己的人生有非常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最适合做些什么;知道该如何去做,才能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最佳;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放弃的。如果他从选择了某种事业,就会将其作为一生努力的方向,自觉去化解在求索路途之中的困惑和困境,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指引学生前行的道路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用自己的信念来感染学生,为他们指明人生

4、的方向。当然,教师的价值还不仅仅如此,在职业体验和职业生涯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也逐渐拥有对自己生命的自觉,学会正确的选择和规划,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二是拥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生活,一定少不了和他人的互动与共存,这本身就需要拥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就是教孩子如何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社会人的,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具有对学生生命的敏感、尊敬和敬畏,敢于主动承担对学生生命的责任。对教师来说,所谓承担对学生生命的责任,是指要有责任意识,也就是清楚明了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并自觉、认真

5、地履行将这份责任融入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心理特征;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主动去承担法律、法规或各种道德所约定的教育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有将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人生习惯的自觉性。归纳起来一句话,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人格发展,而不能仅仅关注分数和排名。关于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李政涛将其比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你想给他们什么样的人生,就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另一面是:你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让他们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你想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你给了学生怎样的教育,其背后就是你的价值观,就是你

6、对他人生命的态度。三是拥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对环境的变化敏感的人,会自觉捕捉所处的生存环境,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其生长的优势资源,规避和消解不利于其生长的各种因素;而对环境的变化迟钝的人,无论风霜雨雪、花开花落,都会无动于衷。问题是,许多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就像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要引领社会的发展,要成为社区的文化高地,如果自己对这些变化无动于衷,怎能承担引领之责?一个对教育充满热忱的教师,总是会敏锐地捕捉到环境的这些变化,并将其作为教育内容、教学流程再造的重要因素,让自己始终走在教育变革的制高点上。二、

7、文化使命生命自觉,不仅仅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价值取向。李政涛认为:“学校作为育人的基本单位,它的首要指责就是将以‘生命自觉’为核心的当代主流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变成学生生命发展中的内在构成,这同时也是当代学校的文化使命。”这让我想起了布鲁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为代表的认知主义教育观,对整个世界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我们高举着认知主义的大旗,努力在探索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时,在世纪之交,布鲁纳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颠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文化主义教育观,文化、心灵、教育是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8、布鲁纳认为,仅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教育,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不去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教育是社会体制,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心灵如果不存在于文化的环境中,根本不可能生存下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他们营造“生命自觉”的文化环境,就成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共同使命。首先,要为孩子营造各种类型的“仪式”文化。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模仿的动物,表演能力是人之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