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98219
大小:17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08
《三年级上册五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主备人:陈英参备人: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编写时间:2014年10月1日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2、,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
4、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本组教材用15-17课时。 课题17、孔子拜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
5、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教学难点: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教学准备与手段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使用者再创及反思记录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
6、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谁?干什么? 3、选择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7、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2)(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
8、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