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239669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之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由对话: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之旅江苏省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金海田(活动组织材料整理)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沙龙民主摘要: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解读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通过对话反思自己,使行动更明确、更扎实、更具实效。 【抛砖引玉】金海田:各位青年教师,一年来从走近新课程到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路同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已经实践了新的课程教育理念,积累了宝贵的教改经验。面对新课程,我们有必要反
2、思一下已有的实践,对自己,必然是一种提升;对别人,或许是一种启发。现在,就请大家敞开心扉,自由对话,作一次新课改的精神之旅。 【剑指课改】嵇建明:课改改掉的是什么?改掉的是传统教育中的高压力、高负担。改掉比比皆是的应试高手,高分低能的所谓尖子生,替之以个性张扬,有主见、有思想,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具有灵活地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这一改革,严重地讲,可以说成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革命,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慢慢来。教师首先要的是改变观念,要坚决舍弃“给”的教育、实施“引”的教育、“导”的教育、“扶”的教育、“帮”的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减少课堂上只善
3、于接受、等待的学生,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主动探究,快乐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内容,这是我们教师首先可以做起来的。 【个性解读】张斌:谈到课改中张扬学生个性的问题。应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水平、认识风格等之间存在着差异,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教学《一只狼》这篇课文时,学完课文,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个卖肉的人吗?”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还有既喜欢又不喜欢,面对三个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能轻易去否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理由,让他们在争论中相互补充。从而,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化行为。
4、【扼腕慨叹】郭乃娟:的确,旧的课程教学可能使得一部分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在这个无形的杀手中而不自知,但扼杀者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这就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启迪,结果正是这种帮助、这种启迪造成了本不应造成的个性发展,是该结束了。 【风起浪涌】 陈香: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自然的亲和力。在教学《聪明的小蚂蚁》一课,小蚂蚁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并且每个人都要为此出一份力,而且还那么聪明。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而表现出来。课后我还让小朋友们到野外去捉蜗牛,观察他们的外形、吃食、运动,写一些体验。春天来了,我又带领学生到野外寻找春天的足迹,亲身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5、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喜悦。 【主体地位】李月香:一位教育学者曾说:“坏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发现真理。”西方教育专家摇头叹息:“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哪去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该这样问自己。我们是奉送真理,还是发现真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课堂上充满活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课堂充满“阳光”。【精雕细琢】詹训超:以前上课,想的是“我”怎么去讲课,现在想的是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他们怎么去学;以前对“差生”要么不让他讲,要么选一个适当的机会让他做做样子,现在会考虑如何
6、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而事实上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关注个体】季海良: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开放性的教学绝不是开放题的教学。开放性的教学,并不仅需要一个学生有多种思考
7、方法,更是希望每个都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拿出体现自己个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时,要重视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中创新。 【和谐互动】 金海田: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并据此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对教学而言,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