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ID:36237879

大小:1.25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7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_第1页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_第2页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_第3页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_第4页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短穗竹丛枝病病原的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程燕林1,李向敏1,侯成林1,高健2*(1.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37;2.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摘要:丛枝病是竹类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极广,对竹林危害严重,研究丛枝病的病原对竹林的病虫害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病可由多种病原引起,竹香柱菌即是其中之一。竹香柱菌包括箬竹香柱菌(Epichloësasae)和箣竹香柱菌(Epichloëbambusae)两种,目前国内对这两种菌都有记载,但均不详细,尤其对Epichloësasae更未见对其深入研究。

2、笔者从安徽省广德县采集到患香柱型丛枝病的短穗竹,对其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最终确定该菌为Epichloësasae,并依据EijiTanaka(2002)年的研究结果将其更名为箬竹异香柱菌Heteroepichloësasae。关键词:短穗竹;丛枝病;竹香柱菌;系统发育分析Identificationofthepathogenofwitches’broomonBrachystachyumbymorphologyandphylogenyChengYan-lin,LIXiang-min,HOUCheng-lin,GAO

3、Jian(1.CollegeofLifeScience,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37,P.R.China;2.InternationalCenterforBambooandRattan,SFAKeyLaboratoryonBambooandRattan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100102,P.R.China)Abstract:Witches’broomisoneofthecommondiseasesbyfungi,whichiswidespreadinChina.Itisdan

4、geroustothebamboos.Soitissignificanttostudythepathogenofwitches’broomforcontrol.Thisdiseasecanbecausedbyseveralkindsofpathogen.Epichloëspp.aretheexamplesofthem,whichincludeEpichloësasaeandEpichloëbambusae.TheauthorcollectsomebranchesofBrachystachyumsp.whichsufferedfromEpichloë-Wi

5、tches’broom,andinvestigateitspathogendeeplyandsystematically.ItisfinallydeterminedtobeEpichloësasaebymorphological,culturalandphylogeneticcharacter,andisrenamedtoHeteroepichloësasaeaccordingtoEijiTanaka(2002).Keywords:Brachystachyum;witches’broom;Heteroepichloësasae;phylogenetica

6、nalysis竹子属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全球约有78属,1400多种[1],中国约有39属,500余种[2]。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竹子起源的中心,其竹林总面积超过500万hm2,占全球竹林面积的1/4左右[3]。竹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40°N以南地区,除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外,其它各地均有生长,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 ̄ ̄ ̄ ̄ ̄ ̄ ̄ ̄ ̄ ̄ ̄ ̄ ̄ ̄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4-71)*通讯作者四川和台湾等地。自古以来,竹子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此外

7、,一些作为观赏植物的竹子,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与美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短穗竹(Brachystachyumspp.)是我国特有属,又称苦竹,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湖北、福建、广东等地有少量分布[4-6],具有食用、生态和重要的科研价值[7]。丛枝病是竹类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也称竹扫帚病,雀巢病或竹疯病,目前已知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小枝丛生的现象。丛枝病最早是1908年Miyake报道[9],之后他和Hara[10]、Hino[11]描述了该病的症状,并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AciculosporiumtakeI.Miyake作了形态学研究

8、,后来Shinohara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此病原的致病性[12,13]。此后各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