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ID:2611087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_第1页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_第2页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_第3页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_第4页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论文关键词泡桐丛枝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总结了循化地区泡桐丛枝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症状,结合本地实际发生情况及应用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客观的论述,并提出了丛枝病具体治理措施。        泡桐为玄参科泡桐属的落叶木。泡桐材质优良,速生丰产,在循化地区分布较广泛,是城乡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丛枝病危害,叶片早落,致使植株发育不良,重者则成片枯死,导致其观赏性降低,在城乡绿化和造景中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据调查,该病发生率一般在8%~25%,且有日趋蔓延趋势。为此,我

2、们对泡桐丛枝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1发病规律    泡桐丛枝病病原为类菌质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0.82μm。在泡桐韧皮部筛管细胞中通过筛板移动,能扩及整个植树,一是带病的种根育苗;二是借助昆虫取食传播。传播昆虫有沙枣木虱、小板网蝽等。病原菌侵入寄主后长期有潜育现象,一般可达2~18个月,另外,病原菌在寄主体内有季节性运动,总的趋势是秋季随树液流动到韧皮部向根部回流,累积在根部越冬,翌年初春,随树液流动回升。据观察,实生苗发病低,平茬苗、留根苗发病率较高,平茬苗比对照(不平茬苗)在圃内发

3、病率高3倍,3年后发病率可达20%以上。    2发病症状    泡桐丛枝病是全株传染病害,在枝、干、花、根部均可表现出病状,常见的有以下2种类型。  2.1丛枝型  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生很多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小而薄,有明脉状和皱叶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呈扫帚状,发病当年或1~2年小枝枯死,会引起整株枯死。  2.2花变枝叶型  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萌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3综合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侵染性

4、病害,可以通过控制病原传播、减少病原数量和增强树体抗性等途径进行预防。  3.1.1选育抗病品种或品系造林。从保护区选择无病母树采种和采根,建立无病虫害苗圃和林地,最好用种子繁育,在播种前可用50℃温水处理种子10~15min,能明显降低感病株率,也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如采用根条育苗,需严格消毒处理,即将根条晾晒1~2d后,放入500~1000IU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浸泡6~10h,发病率可降至1/1000以下。  3.1.2培育优质壮苗。加强泡桐树的土、肥、水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改善树体营养状况,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3

5、.1.3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试验结果,土壤中含磷量越高,丛枝病发病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而且发病轻重与磷、钾比值反相关,比值在0.5以上很少发病。对二年生以上的泡桐,每年施磷肥0.10~0.25kg/株,适当调节磷钾比值,可有效地减轻丛枝病的发生。  3.1.4预防刺吸式害虫。于6~7月份进行叶面喷洒吡虫啉或呋喃丹药剂,防治沙枣木虱、小板网蝽若虫,以减少传病媒介,控制病害蔓延。  3.1.5清除侵染源。加强苗木管理,苗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和枝条,对于初发病枝条应及早修剪,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发病重的树木

6、砍伐,剪下的丛枝要集中销毁以减少病源。  3.2治理措施  3.2.1春季环剥。春季树液流动前将病枝基部切断韧皮部,阻止病原菌向树液上下流动扩散,环剥部位应尽量距发病部位低点,根据发病部位、发病程度、着重角度、生长势等确定。环剥宽度和环剥枝的直径相当,粗大枝的剥口要适当宽些。环剥最佳时间为“春分”。  3.2.2秋季修除病枝。在10月下旬剪取病源枝最佳,不宜在生长季节进行修枝,以免引起伤流和病原体在树体内扩散。据试验,4月、7月、8月、9月分别修除病枝,病害复发率在100%、80%、50%、20%。  3.2.3注药法。采用25万

7、单位的盐酸四环素和土霉素药液,于5~7月份用注射器向病株髓心注药液,苗高0.5~1.0m,注入10~20mL,苗高1.5~2.0m,注入40~60mL。对一至八年生的树木,应用吸根法,即扒开树枝对应的侧根,选2~3cm粗的根剪断,浸入药液中,封土埋好,经1~2d即可,2~3次为宜,也可以直接对病株叶面每隔3d喷200U的药液,连续5~6次,治理效果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