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之比较

儒道思想之比较

ID:36225894

大小:7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07

儒道思想之比较_第1页
儒道思想之比较_第2页
儒道思想之比较_第3页
儒道思想之比较_第4页
儒道思想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道思想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道思想之比较儒道两家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说,他们异质同源,“皆原于一”,这个“源”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孔子思想更多地继承了父系氏族社会的传统,老子思想则更多地继承了母系氏族文化的传统。从地域文化上看,孔子思想是凝练厚重鲁文化的代表,老子思想具有轻灵飘逸楚文化的特色。两者一南一北,形成了中国早期文化南北两大系统,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多样性、兼融性和互补性等特点。一、儒、道两家万物本原说的比较(一)儒家的“太极”说儒家是以“太极”为母,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即“太极”说。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2、,四象生八卦。”就是说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四象生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其秩序为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后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又演绎八卦次序,即“文王拘而演周易”,成六十四种卦相。儒家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朴素认识,八卦所寓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雷、风、山、泽、火、水,也是万物生成之原,天地、神明、四时、阴阳、冷热、湿燥乃至于岁,均源于“大一”。而天地、神明、四时、阴阳、冷热、湿澡又都是互为矛盾的一对事物,正是这种互为矛盾的

3、事物,才构成了世界。(二)道家的“太一”说道家关于世界本原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太一生水,通过水的作用而生成天地、万物;一种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两种说法基本归一。主要是“太一”说,或可称“大一”说。道家认为“太一生水”,通过水的作用而生成天地、万物,“太一”即“道”,“一”在道家学说中是万物之母,宇宙一切事物都生于道。“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可见,“大一、水、天”除了直接作用以外,还有一个“反辅”过程,“大一”化生(是“化生”而不是“派生”)为水以后,水如果不反辅“大一”,天也就不可能生成,天不反辅大一,也就不

4、可能生成地。这种反辅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化生过程的重要程序。“大”和“一”只是一种概念,它既有形体又无形体,看似虚无飘缈、却又实际存在于人们思维中,是最高最大的一种主宰。正是这样一种类似于“神”的东西,在它的作用下,化生了水这样一种形体。对于水是怎样产生的,古人并不知道它是氢和氧的最普遍的化合物,但是从水反辅大一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能充分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这样一个高深的、客观的道理。这里的“水”,并不单指呈现于人们视觉所见到的液态之水,而是“大一”所化生的浑沌中的物质,即哲学概念。天和地本来是一对矛盾的形体,但是在“大一”的作用下,它们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春秋时期,人们还

5、未认识到世界形成规律时,主宰人们思想观念的是“神”第19页共19页,《大一生水》冲破了神创造一切的障碍,大胆地提出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经过矛盾运动产生新事物的观念,这实际上也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产生的基本规律。以下的“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即天和地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切事物,也就是“神明”。一切事物均有阴和阳之分,阴和阳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春、夏、秋、冬互为矛盾的四时,四时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冷和热。冷和热又相互作用,形成了湿润和干燥。湿和燥

6、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年”的周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白昼黑夜,阴晴雨雪,等等一切互为矛盾的事物,都是在“大一”这个本源中产生,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水”在宇宙形成中起到主宰作用,有了水才有万物。《大一生水》又说,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週而或始。“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这是道家宇宙生成论的最初一环,在这里,“大一”就是老大,不存在也不必追寻从何而来的问题。人们对于宇宙的形成,可以夸张地说,几千年来也没有超越这种观念。两千多年前,先人们能够作出“大一生水,水生万物”的结论,除了对于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贡献外,在宇宙生成、世界形成的科学研究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道家学派

7、对“大一”的认识,与今人对宇宙的认识很相近。宇宙是一种物质世界,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无终无尽。对于宇宙的解释,《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大一”是客观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因此,道家学派所认识的“道”即“大一”,是一切事物之母,万物之原,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事物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一种新的事物,而最终才能产生世界万物。“大一”本身也属于物质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思维和概念中的无形的物质。(三)“太极”说与“太一”说之比较1.道家的“大一”说和儒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