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美学思想

儒道美学思想

ID:45291074

大小:3.1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11

儒道美学思想_第1页
儒道美学思想_第2页
儒道美学思想_第3页
儒道美学思想_第4页
儒道美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道美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考书目宗白华《美学散步》或《艺境》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思想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秦汉卷、魏晋南北朝(上、下)》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禅宗与中国文化》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荷】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罗素《西方哲学史》房龙《宽容》【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熊逸《孟子他说》(一、二)、《周易江湖》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

2、—“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

3、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儒家的美学思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的目标,因而地位最高

4、。德和仁都是道的一部分。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知者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动”),而仁者则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静)。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所得到的愉悦正是由于在欣赏中包含有这种道德内容。后来战国和汉代学者纷纷对孔子的这个命题发挥,形成了“比德”理论。元,钱选《八花图卷》孟子的“浩然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的力量是很大的,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颜真卿《祭侄稿》道家的美学思想一、老子的美学

5、思想1、老子论“道”、“气”、“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既然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那么“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一、老子的美学思想2、老子论“有”“无”“虚”“实”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一、老子

6、的美学思想2、老子论“有”“无”“虚”“实”马远《踏歌图轴》一、老子的美学思想2、老子论“有”“无”“虚”“实”马远《梅石溪凫图页》一、老子的美学思想3、老子论“美”“妙”“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味:伊尹对商王说,肉之美者,“牦象之约”(《吕氏春秋·本味篇》。《周礼》记载:王的主食用六谷。肉食有6种牲畜,饮料有6种,蔬菜有120种,烹调的方法有8种,有120瓮肉

7、酱供他调味。)五色:邹衍五行相克理论。他认为黄帝之时,天先发现大蚯蚓;黄帝说,这是土气胜的象征。蚯蚓色黄,所以黄帝崇尚黄色。其典章制度也按土的德性来制定。到夏禹时,天先发现草木,是木气盛的象征,所以夏禹尚青,商汤时,天先发现金,金色白,所以商汤尚白,周文王时,天先发现火,是火气胜的象征,故周文王尚赤。邹衍进一步断言,代火者必将是水,水气胜,当尚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学说,尚黑。一、老子的美学思想4、老子论“涤除玄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涤除”就是洗除垢尘,也就是洗去人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