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e工业工程实战改善技法之防错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IE工业工程实战改善技法之防错法讲师:张江涛防错技术——帮助员工预防错误的发生防错技术基本理念:人们并不会故意犯错或不正确地执行工作,而是其他种种原因造成错误的发生传统思维多倾向于把错误归咎于人为过错要先假设——错误的发生是因为执行工作的制度或方法有问题;即工作方法造成错误的发生不需要有意识行动(遵守规定),即可预防错误的方法(防呆);即没有别的选择,很自然地遵循规定意义防错法又称防呆法,阻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
2、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是: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具有不客是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和高度的技能.2.功用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3.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等皆可应用到差错预防的种类:1.出现操作错误时工件无法安装2.工件出现问题时,机器无法开始加工3.出现操作错误时,机器无法开始加工4.自动修正错误操作使加工继续进行5.后道工序检查前道工序出现的问题,防止
3、出现不良品6.丢序漏序时下一工序无法开始防错法基本原则(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失误,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需要高度技能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用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技援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防错法基本原则(三)使作业不会有危险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四)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官进行
4、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断.例:在连续几个测试站间加档板,防止未测品流至下一站.防错法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替代化:利用更确寮的方法来代替容易化:使作业得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异常化: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其缓和或吸性15432排除化替代化容易化缓和影响异常检出积极方法:排除错误之
5、原因,防止发生消極方法:減少錯誤,防止波及防错思路目标方法评价消除消除可能的失误通过产品及制造过程的重新设计,加入poka-yoke方法最好替代用更可靠的过程代替目前的过程以降低失误运用机器人技术或自动化生产技术较好简化使作业更容易完成合并生产步骤,实施工业工程改善较好检测在缺陷流入下工序前对其进行检测并剔除使用计算机软件,在操作失误时予以告警.较好减少将失误影响降至最低采用保险丝进行过载保护等好产生失误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九个:产生失误的一般原因即忘记了作业或检查步骤,比如忘记在打螺丝之前先装上垫片。1、忘记由于不熟悉作业过程或步骤,产生失误就很难避免,如让一个刚经过培
6、训的新手去焊接工序,产生失误的概率比熟手肯定大得多。2、对过程/作业不熟悉。识别错误是对工作指令或程序判断或理解错误所致。如作业标准书指明更换IC时需同时加热各引脚,但修理作业员理解为逐个加热各引脚。3、识别错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很容易产生失误,如让一个从未在企业中做过的人去进行制造过程管理,就比较容易产生失误。4、缺乏工作经验。出于某种原因,作业者有意造成的失误。5、故意失误这类失误是由于作业者不小心所造成,失误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此类原因造成。6、疏忽由于作业人员判断或决策能力过慢而导致的失误,如锡槽焊接时间为3秒之内,而作业员5秒后才将漆包线从锡槽内拿出,而导致绝缘
7、不良。7、行动迟缓由于缺乏作业指导或作业指导不当,发生失误的概率是相当大的。如装配机壳,假设正确的装配方法是先装一颗螺丝,后装对角螺丝,第三步装其余螺丝中的一个,如作业指导为随机装配螺丝,则可能发生装配间隙等失误。8、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由于突发事件而导致作业人员措手不及,从而引起失误,现实中此类原因引起的失误较少。9、突发事件失误原因原因归类所占比例忘记人77.8%对过程/作业不熟悉人缺乏工作经验人故意失误人疏忽人行动迟缓人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方法11.1%突发事件设备11.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导致失误的原因中,人占了绝大部分(77.8%),其次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