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

ID:36166999

大小:87.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苏140327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5578直线和圆的方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管恩臣发表在苏140327上属于教法、辅导、课例题为《从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看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于教师甲和乙“潜移默化”地已经帮学生进行了策略的选择.学生面对新问题构建策略来解决止是我们需要的能力,教学中应注重策略培养,学生在没有明确道路可走的前提下尝试解决问题,带来的精神愉悦是乐趣的源泉,能力在一次次挑战与尝试中提升!当然操作性知识同样重要,快速准确地得到结果也十分重要.一节课中如何兼顾策略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教师丙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例1中的第一小题当作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蕴含复习回顾,这样

2、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留出时间,达到策略选择充分,操作训练扎实的课堂效果.3数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学理念3.1目标、选材、立序,谁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目标、选材、立序是对一节数学课教学设计过程的概括,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能够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的典型材料以实现目标;将所选材料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以及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加以重新组织.组织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教材,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教师的判断力和选择力,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上述三个教学片断中素材相同(都是复习了圆与圆位置关系及判定,都讲解了例1),呈现顺序有差别,三位教师将学生

3、带离教学起点的远近程度却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同.目标使选材有方向,立序有层次,因此,目标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灵魂.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成果和标准,适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所寄予的目标的解读是各异的,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就在于能否准确有效地解读教学目标.从教学片断实录中我们能观察到,教师甲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定位之一是“经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断类比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判断,并掌握判断方法教师乙让学生分组复习回顾,实现“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断方法”的目的.教师

4、丙“经历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促进复习回顾与新知建构,发展学生数学元认知教师甲能有效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处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几何法和代数法同化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有助于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将“类比迁移”作为目标之一是科学合理的.教师乙设置的小组合作复习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就经历了,偏低的目标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丙设置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同时,必然回顾圆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怎么判断?从学生课堂表现看,有人想到几何法,有人想到代数法.事实上学生初中学习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判断,前面又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5、与判断方法,那么学生的主流方向必将这样思考,同时教师丙提出的是个新问题,促进了学生面对新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制定与选择,发展了学生的元认知-因此,教师丙的目标更加合理适度.3.2知识、方法、思想、思维,谁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思想为动力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教学要围绕学生思维发展展开.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取向.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看,教师甲、乙虽然学生有讨论、有交流、有合作,但从例1学生都是一个思路解决来看,学生的思维单一,受到了限制.事实上,当完成复习回顾时,我们已经“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思路牵到圆心距

6、与半径关系上去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丙的教学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其中生1讲出了他的解决策略,并体现了策略的调整,生2讲出了研究曲线的位置关系的一般方法,同时对比发现这种方法在解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相对复杂,在思考与回答中体现了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生3讲出了他的思考,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两个圆中的x,y的范围构成正方形,而正方形有公共部分,两个圆不一定有公共点,但这是他对一个新问题的思考,尽管不能解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但这种方法在后续学习的椭圆不正在一个矩形内吗?因而对研究椭圆范围性质提供了思考方向.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7、是十分重要的,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思维方式去解决.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各种想法加以引导,聚合形成最佳方案.如果只重视发散性思维,学生想法很多,在写出过程时会感到很乱,不会选择最优方案;如果只重视聚合性思维,容易导致学生面对新问题时思考角度少.为此,教学中应先发散后聚合,如教师丙让学生在充分交流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形成最佳解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自身教学经验有关,与教师对数学的理解有关,与对人的思维培养的观念有关,但无论如何借助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永恒的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